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汉谟拉比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一些城市的成文法或习惯法,以《乌尔纳姆法典》为范例,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法典的基本思想,是以新兴奴隶主阶级之法治理古巴比伦国家。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却严格保护奴隶占有制和私有制,保护租佃和高利贷者的利益……用法律维护和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这对各地豪强和氏族贵族的传统保守势力,随意解释法律和滥用司法大权,是一种约束、限制,也是下层人民保护自身有限利益的一种武器。

——摘编自史若冰《汉谟拉比的历史功绩》

史料二   苏美尔文明时期,盛行多神教自由信仰,王权对各种宗教信仰都不加以干涉,巴比伦人主导两河流域地区后,也继承了苏美尔人的宗教宽容传统,并不排斥异族的神。

——摘编自《多彩而开放的古代西亚文明》

史料三   几乎所有的神庙中,都有这样的描绘:国王双手捧着玛阿特女神,连同面包、啤酒等供品,一起敬献神前。这个简单的仪式包含着丰富的含义:玛阿特代表着神赐给人类的物质世界,它在国王管理下维持了初创时的和谐完美,在此时又由国王归还给神。这个给予和归还的过程象征着神与人之间的合作,即神创造世界,而人类以维持神创世界秩序的方式对神表示感激。这种神的创世行为就有了真实的意义,而神与人之间也就有了交流的渠道。通过这种合作,神与人共同维持他们的存在,达到永恒的境界。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意义。
(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古代西亚文化的历史特征。
(3)根据史料三,简要分析古代埃及人是如何看待神与人的关系的。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4-02-21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充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摘编自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

史料二   阿拉伯学者翻译了许多古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辉煌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阿拉伯人还创立了完整的现代数学。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是由阿拉伯人根据各民族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阿拉伯的建筑也十分著名,他们制造了比较精密的测天仪,在很多大城市设立了天文台,专门观测天象。

——摘编自有关阿拉伯人的相关文章


【探究】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指出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人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2024-02-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3 . 教材P18“史料阅读”

史料       古代埃及人重视家庭。一位父亲教孩子要孝敬母亲

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瘁。为你揩屎揩尿,从无一丝厌烦。为你上学,为你备膳, -天到晚忙个不停。

另一位父亲告诫儿子要善待妻子:专注你的事业,美化你的房屋,爱护你的妻子。别使她饿着.别使她冻……和睦相处,让她高兴,她会使你受……假定你们相处不善,那你的家庭便会破败。

——摘译自【美】威尔·杜兰特《东方的遗产》


思考:古代埃及文化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在家庭伦理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2023-02-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4 . 教材P19“思考点”:

史料   一首阿拉伯诗歌中,作者凭吊青年时代的爱的生活

二位稍停步,共吊情人处。

里瓦沙丘上,当年度朝暮。

人去故土在,历历旧景物。

黄沙卷狂风,庭迹一如故。

——纳忠、朱凯、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023-02-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和贡献(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   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充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摘编自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及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
6 . 史料阅读,

史料:古代埃及人重视家庭。

一位父亲教孩子要孝敬母亲:


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十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瘁。为你揩屎揩尿,从无一丝厌烦。为你上学,为你备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另一位父亲告诫儿子要善待妻子:专注你的事业,美化你的房屋,爱护你的妻子。别使她饿着,别使她冻着……和睦相处,让她高兴,她会使你受益……假定你们相处不善那你的家庭便会破败。

——摘译自[美]威尔·杜兰特《东方的遗产》


谈谈古代埃及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


史料中的安努、恩利尔和沙马什都是两河流域重要的神灵。想一想:为什么汉谟拉比要宣称自己是根据神意立法?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吉尔伽美什,你将漂向何方?

你所追求的永生,永远无法得到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相伴。……”


上述诗句反映出两河流域居民怎样的观念?有什么价值?
2023-01-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多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

——【美】马修斯等《西方人文读本》

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千米处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或许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1)据材料一,归纳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的信息。
(2)据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发现,并说明其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