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公元8—10世纪的巴格达翻译运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它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又将其再度传回欧洲。”据此可知巴格达翻译运动(     
A.推动了阿拉伯文化在欧洲的传播B.为文艺复兴在欧洲兴起创造条件
C.体现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流碰撞D.造就了拜占庭帝国文化繁荣局面
2022-12-12更新 | 3106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4千纪末,西亚的苏美尔语、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先后成为地中海东岸地区的通用语言,3世纪左右,这些语言仅限于神庙祭司在祭祀、教学和学术研究时使用。这主要是因为(     
A.宗教信仰的转变B.军事征服的影响
C.统一帝国的分裂D.新式文字的发明
2024-02-28更新 | 1161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西欧正处于文化低潮的中世纪时代。那时的西欧,在基督教文化垄断下,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几乎荡然无存,古典著作,鲜为人知。然而,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此著作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这表明(     
A.西欧奴隶制度严重影响其发展B.欧洲文化的源头在阿拉伯文化
C.阿拉伯帝国文化交流非常频繁D.阿拉伯帝国文化对世界贡献大
2023-03-18更新 | 845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详尽规定了契约的订立和履行。如,法典的第42—52条是租借田地而出现的各种情形的规定;第114-119条是对各种债权债务的规定;第253-257条是对雇佣者各种法定义务的规定。这表明古巴比伦
A.订立契约已经是普遍现象B.契约主要涉及借贷和雇佣
C.契约订立须遵守严格程序D.形成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一作物有两个传播途径,草原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一中亚一欧亚草原诸青铜文化区一中国北方文化区一黄河中下游地区:绿洲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中亚帕米尔高原一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绿洲-河西走廊一黄土高原地区。”该作物是
A.番茄B.小麦C.小米D.咖啡
6 . 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用武力方式向外扩展,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方式不同B.文明开化的程度不同
C.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D.周边环境的影响
2022-04-03更新 | 1169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7年,伊拉克境内出土了著名的“乌尔军旗”。“乌尔军旗”上边保留了4500年前苏美尔人的战车图形(如图所示),苏美尔战车有4个轮子,上面有2名士兵,由4头野驴拉动,车身是一个编织而成的篮子,车轮是实心的,形似中文繁体“车”字。苏美尔战车图形(     

A.体现了技术进步是文明扩展的首要条件B.表明战争是苏美尔城邦交流的主要方式
C.可用于研究古代西亚手工业技术的发展D.证实了中国战车起源于西亚地区的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1~前2003年)制定的《乌尔纳姆法典》明确禁止欺凌孤儿寡妇,不许富者虐待贫者。这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
A.已出现贫富分化现象B.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国王重视法律的建设D.王朝经济空前繁荣
9 . 中国、印度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文化本身是在吸收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帝国充当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促成阿拉伯帝国这一特殊身份的(     )
A.东西方交流的加深B.阿拉伯人勤奋善学C.地理位置的特殊性D.阿拉伯帝国的强大
2020-04-14更新 | 1370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它是人头、牛身的组合,生有鹰的翅膀,更特别的是它有五条腿。人从其身边走过时,从大多数角度,都可以看到它的四条腿,以充分显示其完整性。它是一种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该雕像属于古代哪个文明的产物(  )
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希腊D.亚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