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下图是古代某地区关于“大麦”的书写形式的变化,对这一文字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文字吸收了埃及象形文字的特征       ②向东方传播逐渐演化为阿拉马字母
③在亚述巴尼拔图书馆中有大量保存       ④《汉谟拉比法典》使用该文字刻写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A.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
C.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D.非洲地区影响世界各文明发展
2023-08-28更新 | 370次组卷 | 61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15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一)-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3 . 在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土的一件5000年前的雪花石膏大瓶上,刻画了一些裸体平民手捧酒罐、奶盆和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一位祭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举着,瓶上还刻画了水边的大麦田、羊队、水果和狮子等内容。由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     
A.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B.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城市国家
C.已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D.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2023-08-21更新 | 251次组卷 | 10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一、二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高频选择题60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3000年的法老时代,古埃及人始终保持着其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以象形文字为例,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创造了文字,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就已形成了完整的象形文字体系,象形文字对保持古代埃及文化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古埃及人相信死亡只是来世的一种准备,最为重要的在于要把死者在来世所用的东西准备好,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古埃及人一直盛行着对死者实行厚葬之风。在古埃及人的浮雕和绘画作品中,人像造型必须遵照严格的侧头正胸式的基本法则,即表现人站立、行走时,头和面孔必须以侧面形式表现,双肩和胸部以正面表现,而脚又是侧面的。

——摘编自令狐若明《古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

材料二   在“埃及学”出现以前,人们对埃及了解甚少,甚至到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都仅把埃及和金字塔联系在一起。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带去了兵将和一部分学者及技术人员,想对埃及的地理历史有较深刻的了解。这些学者先是发现了卢克索宫殿,然后发现了凯尔奈克的神庙。由于大多数人读不懂古埃及人的碑文,因此工作毫无进展。直到1822年9月29日,法国学者商博良在巴黎科学院召开的重要会议上宣读了《关于象形文字语言的字母给M.达西尔先生的信》,就释读埃及象形文字的情况作了报告,宣布象形文字释读成功。欧洲许多国家的著名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这一天是公认的一门新兴学科——埃及学的诞生日。从此,研究埃及之门被打开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埃及学出现的历史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学出现的历史意义。
5 . 古代埃及文字(见图)同苏美尔文、古代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中产生的。古代埃及人依靠那些代表动物、事物、地方和人的复杂符号来表情达意,记录活动。由此可知,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代埃及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B.梵文C.象形文字D.字母文字
2023-08-15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选必三 考点突破之易错易混集训
6 . 古代地中海周边曾诞生过许多著名的大帝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为其中两个帝国扩张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写出图1、图2两个帝国的名称,并分别列出一条判断依据。
(2)有人说地中海是“文明交流之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阿拉伯人在文学、科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关于阿拉伯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终成眷属》是《天方夜谭》的故事之一                    ②伊本·西那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③《医典》长期作为欧洲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④白塔尼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作品主人公山鲁佐德用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国王兴趣而暂不杀她,这样夜复一夜直至连续讲了一千零一夜,大都是劝善惩恶的故事,最终国王被感化,与她白头偕老。这反映了(     
①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             ②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继承与融合
③作品深受“仁政”理念的影响   ④阿拉伯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3-07-21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不同等因素,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内部总是呈现出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文化样式方面,也体现在内在的文化价值方面。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精髓,如果某一民族的文化不能保持自己的特点与精华,这种文化就会因为与异质文化的日益趋同而逐渐消失,历史上不少文化的衰落和语言的消失就是明证。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国家在各自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有的贡献。

——摘编自裔昭印、徐善伟《论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围绕材料,选择一个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古代史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7-16更新 | 176次组卷 | 6卷引用:选必3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10 .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哈里发对文化发展也有浓厚兴趣,支持翻译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形成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这一运动(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扩大了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范围
C.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D.使阿拉伯的科学成就领先世界
2023-07-16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5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