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文化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中海优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古希腊人发达的航海事业,典型的海洋文化和独特的民族特性,使其具有高度开放性,加上繁荣的商贸经济造就的商业文化和高度发达的城邦民主制所提供的良好宽松的政治氛围,以及长期的海外殖民活动等因素的合力作用,造就了古希腊人的求知进取精神,决定了它的文化结构的开放性,而只有开放性的社会组织、文化结构,才能保持活力,汲取最多的能量。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得信息交流之先,使它得以同周边其他民族进行频繁的文化交流,从中学习、吸纳、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成分,传播、辐射本身文化,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希腊文化的发展、壮大,并且取得辉煌的成就。

——摘编自罗立东《古希腊文化的生态环境论析——兼与中国文化比较》

材料二   正是由于对人的重视,所以古希腊人造就了神人同形同性的神话体系,神就在人身边,他们绝不是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神,而是一些极富有人情味的生灵。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美丽不在于他的衣着或装饰品,美丽体现在自身的美质上,而美质的获得靠的就是智慧。“一个人,如果在他那里理性地实现他的目的,以现实的知识作为支配原则管理着他整个的生活,那么,这个人就是智慧的”。古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中,宙斯虽是众神之父、宇宙的主宰,但却无法行使专制暴君的特权,女神可以拒绝他的求爱,普罗米修斯可以违背他的禁令,偷盗天火传给人类,埃斯库罗斯更是让普罗米修斯发出“宙斯的主权不打倒,我的苦难就没有止境”的呼喊,并在雷电轰鸣、天崩地陷的威胁面前,依然傲然挺立,发出令宙斯心惊肉跳的预言:“宙斯很快就会不体面地被推翻。”

——摘编自尚烨《古希腊文化特色分析》

材料三   早在五六千年前,地中海东部就已经出现埃及、巴比伦等古代帝国,它们的建立带来了东地中海地区最早的文化交融。希腊文明兴起之后,希腊人建立的殖民城邦遍布整个地中海沿岸,地中海的文化中心也由埃及转移到希腊。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东方文明之间有了更密切的交流。公元前1世纪,罗马征服了整个地中海沿岸,将原本独立的各个文明纳入同一个政权治下,地中海文化圈最终形成。

——摘编自陈村富《地中海文化圈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学术界往往将地中海文化圈一分为二、埃及、叙利亚等东地中海地区具有浓厚的东方文明特征,以意大利为代表的西地中海地区则别具一格。希腊文化源自埃及,同时希腊文化也为东方文明所吸收。而最终征服环地中海地区的罗马,在文化上展现了更多的开放与包容,不仅对希腊文化照单全收,对埃及等东方文明也多有吸收,成为地中海新的文化中心。而罗马的征服又将文明带到了原本落后的西欧地区。

——摘编自谌中和《地中海文化圈与西方文明独特性的根源——兼与陈村富教授商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中海文化圈形成的有利条件。概括地中海文化圈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4-05-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公元2世纪下半叶的罗马作家米努契乌斯·菲利克斯曾说,“罗马人除了拜自己的神之外,还拜所有的神……刚征服一个城堡,就对这一地区的神灵叩拜起来,无论什么神都拜,甚至设立神龛拜不知名字的神,还拜亡灵”。这一做法(     
A.消弭了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B.是罗马万民法实施的结果
C.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D.动摇了基督教的国教地位
3 . 希腊传说记载众神之神宙斯与腓尼基(现叙利亚地区)公主欧罗巴育有三个孩子,老大米诺斯统治着位于东地中海中央的克里特岛。考古证明克里特的人种与埃及、西亚相近,据此可知,神话传说(     
A.具备非常丰富的史料价值B.与考古证明完全一致
C.一定程度反映人类史前史D.可以甄别史料的真伪
2024-05-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的自由分为两种: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人类必然要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而自然自由在社会状态下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的政治状态为人类最完美的状态。据此,卢梭意在说明(     
A.政治自由顺应人类发展趋势B.政治自由最终会取代自然自由
C.确立民主政治需推翻君主制D.社会契约是为了实现政治自由
2024-05-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约翰尼斯~埃克哈特(约1260年—1327年)是德意志神秘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交往和个人内在精神生活的价值,摒弃外功与繁文缛节,人通过沉思达到人与上帝的合一。据此可知,他的思想(       
A.推动了文艺复兴的产生B.摆脱了基督教教义束缚
C.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D.启迪了德意志宗教改革
2024-05-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12世纪的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诺曼王族保留并新建了许多希腊式修道院,它们提供希腊式教育,且储存、制作并流通大量希腊语书籍,多种古典希腊文学、哲学、医学与自然科学作品开始被抄写、传播以及翻译为拉丁语。这一现象(       
A.源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体现了欧洲文明的历史传承性
C.反映希腊化时代文明相互影响D.推动“科学革命”的兴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约从公元前3000年末开始,印欧语系各族分批地从他们的故乡地区向外迁徙,形成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民族迁徙浪潮。当时印欧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社会内部已发生了阶级分化,军事首领和贵族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对他们来说,进行掠夺是比劳动更容易获取财富的途径,对财富的追求成了他们迁徙的主要动力。在印欧人中,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不平衡的,黑海北岸地区开始较早,而其他地区则较晚,这也是形成多次迁徙高潮的内部原因。

——据麟剑《人类源流史》等整理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地中海世界形成三个部分:西边的天主教世界,南边的伊斯兰世界,东边的拜占庭世界。东欧文明与西欧文明虽然同属欧洲文明,其源头也都可上溯至古典时代和基督教,但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欧就与西欧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东罗马文化和斯拉夫文化,这深深地根植于拜占庭的希腊文化和东正教传统的浓厚土壤中。东欧文明中,还有两个重要的外来因素,即东方的蒙古人和奥斯曼,也为俄罗斯和巴尔干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文明特色,深刻地改变了东欧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1)据材料一,概括印欧人分批向外迁徙的历史背景。写出图4中①②两个地区在印欧人迁徙后形成的两个新族群名称,并列举两个地区各一项文明成就。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西欧和东欧文化的差异。
(3)据材料二概括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亚欧民族迁徙的主要影响。
2024-04-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清江中学,涟水郑梁梅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阿拉伯智慧文学中,被归于柏拉图名下的不少格言来源复杂:有的来自其他希腊哲学流派,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有的来自基督教传统,有的则来自佛教传统,更多时候是许多不明起源的妙语被堆砌到柏拉图的名下,正如有时真正属于柏拉图的学说也会被改头换面,归到他人名下一样。材料表明(     
A.基督教与佛教传统源于希腊哲学
B.希腊哲学的传承者对各思想流派做了整合
C.哲学思想以柏拉图冠名成为潮流
D.现代希腊哲学是不同文明相互交融的产物
2024-04-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无视欧洲人创造古希腊—罗马—拜占庭文化的作用和在近代欧洲文化启蒙、文艺复兴与产业革命时期对全人类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何等荒谬;那么,无视东方各民族人民—中国人……以及阿拉伯人对古代和中世纪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也同样是荒谬的。该学者的主张(     
A.折射出世界各民族开放的对外政策B.旨在以国际的视野来看待人类文明
C.印证了古代亚欧统治疆域不断扩大D.肯定人类文明在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2024-03-31更新 | 15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4世纪,欧洲一些城市开始兴起方言文学,意大利学者但丁的《宴会》就是第一部用地方方言写成的学术性著作,打破了使用拉丁文的规矩。这反映了(       
A.市民文学成为主流B.民族意识有所觉醒
C.地方分裂倾向加剧D.学术研究水平下降
2024-03-29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