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农民战争使四川人口大量死亡和外逃,经济凋敝。康熙年间“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后又规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人民纷纷携儿带女大规模移居四川。“前去四川耕种纳粮”的民众普遍希望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成家立业,发迹兴旺”。他们或插占,或佃耕,或商贩,或从事其他职业以求生存,形成了一种移民杂居并各求发展的局面。在清代,福建人不仅迁往临近的江西、浙江和台湾,还移往江苏、山东、四川,直至东北。与此同时,外地也有移民移入福建,如邵武的江西人有南昌帮、抚州帮、南丰帮、广昌帮等,总称江西帮。在南平,有浙江、安徽、江西的商人分别从事种菇、饮食、木工等行业。

——谢方里《试论明清人口迁移的特点》

材料二   历史上由欧洲人发起的殖民扩张经历了两次狂潮,第一次狂潮始于15世纪,止于18世纪末,第二次殖民扩张狂潮始于1870年,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欧洲人向全世界移民的过程,欧洲白人殖民者本身就是移民。二战后,殖民时代的结束带来了原殖民统治者退出前殖民地的趋势。同时,西方很多国家制定了优惠政策,以吸引拥有相当财富和拥有知识、技术优势的外国人前来定居、工作、投资。总的说来,后殖民时期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移民的数量。据联合国2002年的统计,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每年汇往本国的资金达到5000亿美元,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外资或外汇来源。

——摘编自郑亚伟《殖民与后殖民时期国际移民的特征及不同后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国内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国际移民潮的原因。
2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口统计表

朝代年份人口备注
秦朝2000万商朝开始形成长寿、多子的思想,青铜器上出现了“万年无疆”
“子孙永昌”的吉祥语。汉惠帝鼓励生育,规定民间女子15至30
岁未出嫁的,要罚款。汉代山西关中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其次
是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长江以南的人口依然稀少。魏晋南
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开始赶上黄河流域。唐太宗要求地
方官奖励民间婚嫁,对无钱娶妻的人,亲戚和乡中的富人须予
资助,把“婚姻及时、鳏寡数少”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的内容。
唐代户口黄河中下游最密;江南地区次之,关中地区,户口已
渐衰落;南方沿海地区,尚未很好开发,户口稀少。……元初
蒙古贵族、僧侣等又任意圈地为牧场,导致北方百姓大量南迁,
中国人口南稠、北稀、东南密、西北梳的格局,在宋元时代已
经形成,经济重心南移至此完成。明代重视开发大西南,鼓励
移民,云贵地区人口增长快。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废除了人
头税,此外红薯、玉米、蚕豆、花生等高产作物的传播、推广
和双季稻在江南地区的栽培,补救了粮食的不足,到了道光十
四年(1834年),全国人口首次突破4亿。
西汉2年5959万
东汉156年5006万
西晋280年1616万
隋朝609年
600万
唐朝755年5291万
北宋1110年
673万
1291年5985万
1403年6660万
清(乾隆6年)1741年14341万
清(道光14年)1834年40100万

材料二   265年,三国归晋,天下重归统一。人口增长,太康元年,达1600万人。但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出现八王之乱,黄河流域又成战场,关中大饥荒,大量百姓逃往四川、南阳、今湖北、湖南、河北。为了争夺生存资源,流民和当地政府、土著发生大冲突,动辄死成千上万人。永嘉四年    1     ,整个黄河流域遭受蝗灾和瘟疫,中原白骨蔽野。五胡乱华时期,黄河流域处于空前的大混乱、大屠杀和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为了躲避战乱,北方至少有90 万人迁向比较安定的长江流域苏、皖、鄂、湘、川等地。从此,长江流域得到开发,经济水平开始赶上黄河流域。

——《中国历史人口管理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人口在明清时期快速增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魏晋南北朝人口南迁。
2021-08-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