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2 道试题
1 . 上海租界人口于1862年、1937年出现了两次突发性增长高潮,其中1860—1862年,上海租界人口由1860年的30万增加到1862年的50万。1937年9月中旬,租界人口从之前的170万陡增到300万。上海租界这两次人口剧增的共同原因是(     
A.国内外贸重心的转移B.欧美列强在华特权扩大
C.战争引发的人口迁移D.江浙自然经济快速解体
2 .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
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
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
2024-04-30更新 | 39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1868年,美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蒲安臣条约》,规定“在美国的中国人与在中国的美国人在旅行和居住方面享有同样的利益、豁免权和申述权”。该条款表明美国政府意图(       
A.践行人人平等的启蒙理念B.推动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
C.保护在华美国传教士利益D.吸引廉价华人劳动力赴美
2024-04-02更新 | 305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玉环市玉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读教材P39图片“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及文字说明:该广场反映了拉丁美洲文化有什么特点?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意义?

坐落在墨西哥城东北部特拉特洛尔科区的三文化广场,是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胜地。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包含了阿兹特克文化遗址、西班牙殖民地修建的教堂和现代化的建筑。这三种建筑代表了三种文化,即古代印第安人的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带来的欧洲文化以及墨西哥现代文化。它们奇妙地共存于一个广场上,因此广场得名“三文化广场”。
2024-03-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时,中国对外贸易、航海事业都很发达。7世纪初,在苏门答腊东南部建国的室利佛逝兴起后经常遣使来唐。唐代初年,诃陵国统一爪哇岛上的30多个部落后也和唐朝往来密切。室利佛逝当时是印度之外的世界佛教中心之一。唐朝时,中国高僧义净曾在室利佛逝居住十二三年;他所著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在室利佛逝写成而寄归中国的;中国高僧运期,精通古爪哇语,长居爪哇和室利佛逝并圆寂于此;据《新唐书·诃陵传》记载,唐代和尚会宁于公元665年到诃陵,居住10余年,翻译佛经。公元10世纪时,阿拉伯人马素提在《黄金牧地》一书中,记述了公元943年他经过苏门答腊时,看见许多中国人在岛上从事种植业。苏门答腊岛南部的众多中国人自称是在黄巢起义失败后避居这里的。自那时起,印尼华侨就豪迈地自称“唐人”,称祖国为“唐山”,把自己在海外的居住地称为“唐人街”。后世移居海外的华人多沿用这一称谓。下图为画家笔下的1940年雅加达班芝兰唐人街街景(局部)。


——摘编自薛秀霞《印尼华侨移民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历史上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并说明理由。
2024-03-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6 . 如表是某大洲15—19世纪居民人种变化的估计数值。通过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你认为该大洲最有可能是(     
时间白人混血人种原住民
1490年0050000000
1570年138000250009700000
1650年7250006440009105000
1852年131900062520008211300
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有个名叫奥基利的人写道: “我在一家公司航船上见到即将被送到市场上拍卖的900名华工,他们将使该公司获得45万美元,而该公司在他们身上的花费不到5万美元,即使在买卖黑奴全盛时代也没人能赚这么多钱。”外国商人在各通商口岸设立代理机构和移民公司,由自称的雇主或者投机商经营,提供所需的劳工,他们在此中间抽取佣金。而语言的障碍迫使他们与中国当地的人贩子,即通常所说的“苦力掮客”或“客头”紧紧勾结在一起。中外恶商的勾结致使苦力贸易真正成规模地在中国兴起,不计其数的中国人被拐骗至世界各地充当苦力。待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华工出国被列强政府条约式的“合法化”后,这些人贩子对华工的掳掠则更加猖狂了。

——摘编自王富盛《论近代中国苦力贸易兴起之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初至1921年,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了加州的垦殖工作。他们不避险阻,以致不少人死于毒瘴酷暑。他们用血汗乃至生命,为墨西哥北下加利福尼亚州特别是墨西哥卡利市的开辟与建设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的拉美华侨比以前更广泛地参加侨居国的农业、工矿业和商业活动。

——摘编自《华人与拉丁美洲》

【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苦力贸易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的贡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摩诃婆罗多》这一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书共分18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摩诃婆罗多》的成书时间约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处在印度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化为国家社会的时代,也是婆罗门教向印度教转化的时代。该书用梵文写成,采用对话体,共有10万颂(每颂为1节双行诗体),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书中插入了各种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以及宗教教义、哲学、政治、律法和伦理等论述(约占全诗篇幅的一半),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著名的印度教哲学经典《薄伽梵歌》就是其中的插叙之一。

               ——摘编自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亚非卷)》等

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 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数量减少了90%-95%,最先被殖民的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上的印第安人甚至难觅踪影……大约从16 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在此后的三四百年间……上千万黑人奴隶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在此期间,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使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一一摘编自选择性必修 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四: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他们不能从临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摩诃婆罗多》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上的变化。
(3)据料三并结合所学,试举两例“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文字方面的成就,并回答“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契机和对美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4)联系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和材料四,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2024-01-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后作业
9 .

华工的出现

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________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_________
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_________出国。华工被运往_________等地,形成了________

华工的贡献

美国华工是_________________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拉美________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大洋洲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_________。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________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

华工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很多华工后来回国,留下来的华工由于相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往往愿意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_________。他们保留和传播着______________,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__________的发展。
2024-01-2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的跨地域流动 预习自测
10 . 知识点

英国的殖民活动

18 世纪中后期

英国殖民者来到________等地。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______的场所。

19世纪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_________,建立______。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_______迅速发展起来。

大洋洲人口结构的变化

随着________的加剧,_________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越来越多的________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 世纪中叶,________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_________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2024-01-2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的跨地域流动 预习自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