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全国有在籍人口6069余万,清朝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已达33370余万。同一时期,我国每人平均占有耕地面积从明朝中叶以前的十几亩,甚至几十亩,下降到清朝中期以后的两三亩。明朝末年文学家冯梦龙说:“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清代学者任启运也说:“身生子,子生孙,齿日繁,粮日困,亦必然之势也。”清代学者洪亮吉则说:“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所入者愈微,所出者愈广,于是士农工贾各减其值以求售,布帛粟米又各昂其价以求出市。”

——摘编自张敏如《有关明清时期人口思想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马尔萨斯(17661834年)生活的年代,英国人口恰逢增长率的高峰与死亡率的低谷,总人口增长十分迅速。与此同时,拿破仑战争导致的封锁状态与国内农业生产缩减,工人阶级生活水平下降等共同作用,导致国内出现饥荒,工人反抗等社会危机。此时马尔萨斯提出了“两种抑制”的极具争议性的人口学说。“两种抑制”是指抑制人口数量的两种不同机制:预防性抑制,是通过晚婚晚育来控制人口增长;现实性抑制,是人口无节制增长,直到不断增长的贫困导致饥荒、瘟疫、战争等引起人口死亡率的上升。对于两种限制人口增长的手段,马尔萨斯更倾向于预防抑制。马尔萨斯还试图用工资收入的解释框架来诠释人口变动的原因,认为工资增加带来的食物丰富,会使死亡率下降;当货币工资相对于食物价格下降时,死亡率又会上升。相对死亡率,他认为在货币工资增幅低于食物价格增幅的情况下,赡养家庭的困难增加,人们会不愿结婚从而导致出生率下降,而工资上升则会诱导人们过早婚育,从而导致出生率上升和人口增加。

——摘编自谭磊《试论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以后出现社会人口问题的原因,并概括明清学者共同的人口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尔萨斯人口思想产生的背景,并对其观点进行评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受战败的刺激,国人东渡留学的热情高涨。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开启了留日教育的闸门,地方督抚率先派遣了留日学生。维新运动时期,留学生作为新的社会群体有了崭新的形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强调教育要传授中国传统之学,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之不足,这受到清政府的赞赏并广为刊布。后留学日本成为时代潮流,带动了晚清留学教育的风起云涌。在此后很短的时间内,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成为中国“存亡绝续”所仰赖的力量。

——摘编自刘晓琴《晚清民初留学生社会形象及其演变>

材料二   


——摘编自孙璐《民国初年中国留学生群体考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苏潮”是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一个突出的困难在于建设和管理人才奇缺。在中苏友好结盟的条件下,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一支强大的建设人才队伍,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尽管“留苏潮”经历了潮起潮落、起伏曲折,但它对新中国建设事业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最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各种专门人才。

——摘编自周尚文《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赴美留学学生群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形成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留学潮”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白银进口量及来源(1550-1700年)(单位:吨)

日本菲律宾葡萄牙贩运到澳门合计
1550-1600年12805843802244
1600—1640年19687191482835
1641—1685年15861080l694
1685—1700年411370178
1500—1700年合计487515484286951

——摘编自谢丰斋《古代“丝路贸易”的延续》

材料二   巴西棉花、咖啡 、稻米等农产品和畜牧业的生产,金矿和金刚钻矿的开采,主要靠黑人奴隶来进行。随着种植场的扩大和出口农产品的不断增加,畜奴的数量也随之扩大。1532年黑人奴隶开始被运到巴西,到十八世纪末叶,在巴西的黑人奴隶已比白人多百分之五十,有些地区黑人奴隶的人数甚至是白人的二十倍。在19世纪中叶,停止奴隶贩卖之前运入巴西的黑人奴隶已有一千五百万人之多。

——摘编自谢启晃《奴隶贸易与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一中中国白银进口相关的国际贸易路线,简析白银大量输入中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巴西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趋势出现的历史背景。
2023-07-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76年,非洲裔美国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根据自己的家族背景,完成了一部历史题材小说《根》。小说讲述了昆塔(作者祖先)从非洲被贩卖至美洲,他与后代在美国的苦难历程,以及这个家族获得自由后的若干经历。该小说(     
①具有系统性的史料研究价值   ②反映近代西方殖民者的罪恶
③说明美国奴隶制度依然存在   ④折射美国的文化冲突和认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6世纪,葡萄牙人曾劫掠中国的“苦力”到葡属殖民地去做工。19世纪初,欧洲殖民者将华人贩卖到南洋、美洲,从事繁重的劳役,逐渐形成了贩卖华人的高潮。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允许华工出国,使华人出国合法化。在这一贸易中,作为活动主体的华人,一开始便不属于订立契约的一方,而是被诱骗与欺诈的对象。从其被掳的那一刻起,便开始沦为奴隶,与人所共知的非洲奴隶贸易所强加于受害者的奴役毫无二致,因而,一般称之为苦力贸易。

——摘编自陆浩书《近代华工东行记——谈罪恶的苦力贸易》等

材料二 1848年,美国旧金山发现金矿,急需劳工,华工骤增。1868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雇佣8000名华工修建太平洋中央铁路,华工为修建这条铁路付出了许多生命的代价。在1860年至1890年之间,加州农业的各个部门都有华人在做工,他们有的葡萄园里做工,有的填筑沼泽地等;此外,加州的轻工业和服务业,如毛纺业、卷烟业、拖鞋厂、洗衣房,也是华工的主要集中地。

——摘编自侯苗丽《试论近代华工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苦力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简评华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活动。
6 . 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们为寻求宗教自由而远涉重洋来到北美新大陆,他们“以履行上帝的天职为幸福,以赚钱创业为神圣,以奢侈浪费为可耻”。这一史料可佐证(     
A.新航路开辟的宗教背景B.宗教改革运动在北美的扩展
C.美利坚文化的历史渊源D.北美独立战争对文化的影响
2023-06-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美国利用中立地位,为交战双方提供战争物资、军火、贷款,牟取暴利。在此背景下,美国各族裔都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母国民族主义情绪。德裔移民公开申明自己的亲德立场,并采取行动,反对政府亲英政策、支持德国对英法作战。这遭到《纽约时报》的大肆抨击。在德国宣布实行潜艇战后,美德危机越演越烈。尽管德国声明无意与美国交战,但威胁美国,若采取敌视行动,德国会在美国组织庞大的军队用以还击。这使美国人怀疑德裔移民是间谍和破坏者。1915510日,威尔逊总统公开宣称:“一个认为自己是属于在美国的特别民族集团的人,就还没有成为美国人。”不久,美国政府宣布,为保证美国的安全,将对所有的外来移民实行“百分之百的美国化”政策,要求移民成为“百分之百的美国人”。

——摘编自王莹《20世纪初美国政府强制同化移民政策的形成与实施》

材料二   “百分之百美国化”运动将“百分之百美国主义”的观念行动化、具体化。19174月,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开始监督大众媒体,协助政府对内宣传、兜售政府战争目标。随着战局焦灼,委员会开始散布德国人冷酷、凶残的形象。焚烧德语书籍,为德语地名易名等现象常有发生。司法部“调查局”附设的美国保护联盟的志愿者监视邻居和同事、拆看信件、入室检查,甚至非法逮捕德裔移民。191712月至191811月间,仅在费城就审查了18275人,后证实他们几乎都是无辜者。德语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德裔移民教堂之外。很多德裔移民开设的商店经常被投掷石子。在个别地区,德国戏剧遭到抵制,乐队也不再演奏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乐章。许多州立法禁止德国人在公立学校学习。19184月,德裔矿工罗伯特·普拉格被暴徒绞死,美国社会反德情绪达到顶峰。

——摘编自伍斌《强制爱国:“百分之百美国主义”下的德裔移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分之百美国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分之百美国化”运动对美国德裔移民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4年,阿尔及利亚被法国武装占领,被强行宣布为“法国属地”。此后,吸引大量法国移民移居阿尔及利亚。法国除出售部分土地给法国移民外,还把土地转让给法国的大公司和投机商人等,阿尔及利亚的农业开始朝着宗主国所需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葡萄和蔬菜成为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两项农作物。所产葡萄被销往法国,法国把两国关税统一起来。20世纪初,法国征服了阿尔及利亚的全部国土

——摘编自彭树智主编《阿拉伯国家简史》等

材料二 20世纪法国移民历史进程

阶段时间来源地备注
第一次浪潮20世纪初到1945年中东欧国家一战结束后,法国的社会经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引进外国劳工成为发展的必然
第二次浪潮1945年到1973年中南欧与非洲二战后,法国亟待重建,但中南欧国家提供的劳工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原法国殖民地相继独立,成立了“国家移民局”专门负责外国劳工的招聘和协调事宜。
第三次浪潮东欧、北1974年非、亚洲的至今难民和非法移民“石油危机”加剧了社会经济的衰落,法国失业人数急剧攀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停止外国移民”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各种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推波助澜

——摘编自宋全成《从民族国家到现代移民国家:论法国的移民历史进程》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叶法国对阿尔及利亚殖民侵略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解读20世纪法国移民历史进程。
2023-08-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1788年英国库克船长在悉尼登陆时,居住在澳洲的土著有30万人,500个左右的部落,人们从事狩猎和采集,通过以群体的家族集团形式居住在一起。到了19世纪中叶,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摘编自《澳洲土著民族的历史与现状》

材料二   1875年,18岁的丁龙被人以“猪仔”的身份从中国贩卖到美国加州。当时的美国正在修建太平洋铁路,大量华工参与铁路建设并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客死他乡。丁龙在铁路投资者卡朋蒂埃的企业里做工,由于他做事勤恳,赢得信赖,后来成为卡朋蒂埃的管家,并与他结下深厚的情谊。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绪加剧,丁龙遂请辞回国,卡朋蒂埃许诺给予丁龙一个愿望。令人惊异的是,丁龙提出希望把他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来研究他祖国的文化,推动美国人理解和尊重中华文化。在卡朋蒂埃的捐助和努力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这里后来成为全美研究中国文化的权威机构。

——摘编自裘伟廷《丁龙一位创造美国传奇的华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丁龙被贩卖至美国的历史背景,并简述近代留美华人的历史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022-07-24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平陵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初统治者非常重视黄河的治理,如公元1684年,康熙帝亲临黄河工地,阅视河工。历经三十年,肆虐半个多世纪的黄河水患得以根治……康熙帝在1712年发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著名上谕,即以1711年认定书作为收丁税的固定数目,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中国人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统治时期得到快速增长,从清康熙十年(1671年)0.72亿人到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3.13亿人,被称为“人口爆炸”时期。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

材料二   1894年《上李鸿章书》一文比较完整地表述了孙中山的早期中国人口思想,他首先惊呼:“盖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患矣,其势已岌岌不可终日。上则仕途壅塞,下则游手而嬉,嗷嗷之众,何以安此?”在论及“人满之患”的危害时,他进一步提出:“明之闯贼,近之发匪,皆乘饥馑之余,因人满之势,遂至溃裂四出,为毒天下。”随着孙中山从改良到革命的思想转变,其人口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百兆苍生之众”已不是“人满之患”,而是可以作为“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的宝贵人力资源,是建设独立富强国家的有利条件。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不仅不同意当时中国人口太多的观点,而且还将人口作为避免亡国灭种的最有效的武器,他最为担心的是中国人口为外国列强优势人口所“消化”。他认为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不仅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而且要把智力培养和爱国主义、国民新道德的教育作为培养革命建设人才的教育方针。

——摘编自王永恒《论孙中山的人口思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初出现“人口爆炸”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不同时期的人口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