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初—18世纪70年代,西欧移民大批涌进13个英属殖民地。在整个17世纪,移民中半数是黑奴,他们从事烟叶、蓝靛等经济作物和水稻的种植,对发展南方种植园经济起了巨大作用。进入19世纪,欧洲殖民国家相继宣布取消黑奴制度,随后大批劳工源源不断地来到北美大陆,他们主要在美国西部等地修筑铁路,开发金矿,垦殖荒地和建设工厂,美国迅速发展为居于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工业强国。20世纪30年代至大战期间,许多欧洲科学家为躲避纳粹迫害逃亡美国,其中很多人参与了美国原子武器的研制乃至阿波罗登月飞行计划。移民不仅推动了美国生产和技术的兴旺发达,而且使美国文化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但与此同时,有色人种还是受到了来自美国社会有增无减的凌辱、侵害、威胁和袭击。

——摘编自黄安年《外来移民和美国的发展》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个时期移民赴美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外来移民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中国海外移民渐渐增多,在东南亚初步形成有规模的海外华人社群。明代中期以后,早期的海外华人社会逐渐形成,莫定了中国海外华人分布的基本格局即以东南亚各国为主要中心。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发生在1840-1949年之间这一时期的华人移民,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分布也比前代广泛得多。

——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材料二 在殖民者侵入印尼之前,华人已和当地社会和群体融入在一起,并来产生中国人意识。荷兰殖民者将殖民地分成不同的人口群体,如欧洲人外国东方人”“本地人,再在人口群体下划分出不同的种族,如中国人、印度人、日本人等。这样一个被动建构的中国人种族群体在荷属东印度殖民地就变得极为突出和鲜明,这种被动的种族身份与意识也为华人移民将自身利益追求与印尼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他们认同印尼并作为印尼族群一员的民族意识觉醒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编自杨汉佳《印尼华族的形成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外移民的阶段特征及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殖民时代印尼华人民族意识的变化及影响。
2023-06-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