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侨批”,来自闽南方言,闽南语称信为“批”,寄信称寄“批”。后来,“批”成为南洋华侨寄托银信的代用词,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兼具家书、汇款功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海南等侨乡。侨批盛行于19世纪中叶,终止于20世纪70年代(统归中国银行管理),前后历时150多年。近代时期,随着出国谋生的人数逐年迅速增加,侨批局、银信局之类的侨批业专门机构便应时而生,并在19世纪中后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侨批发源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等领域,侨批维系华侨与侨眷之间情感的纽带,对当时的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侨乡社会的转型。粗略统计,留存下来的侨批约20万件。它们真实记录了中国海外移民艰辛奋斗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中华儿女开拓进取又不忘根脉、身处异地仍心系家国的深厚情怀。

——摘编自郑松辉《口述历史:侨批研究的新视角》等海南省档案馆收藏的侨批(资料图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侨批兼具汇款功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侨批的特点与历史价值。
2023-06-06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大批欧洲和非洲人口涌入美洲,使美洲单一的蒙古人种的印第安人居住区成为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根据官方统计,1509—1550年,15480人离开西班牙前往美洲。到17世纪末,达到40万~50万。最初移居到美洲的西班牙人中,妇女很少,所以,西班牙男性和印第安妇女的同居和通婚现象十分常见。“在1514年,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684名西班牙人中,就有64名娶了印第安妇女为妻”。在庞巴尔时期(1750—1777年),为了尽快同化印第安人,他颁布了法令,“规定任何与印第安人结婚的葡萄牙人将获得优先的晋升机会”。结果,在美洲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种——梅斯蒂佐人。

——摘编自王学玢《浅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的增长极为迅速。1965年,全球国际移民只有750万人,1990年增至1.54亿,2000年增至1.75亿,2005年增至1.95亿,2010年增至2.14亿。数据显示,2013年,按地区发展水平划分,近59%的移民居住在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的国际移民占世界移民总数的41%。2013年,居住在北方①的1.36亿国际移民中,8200万(6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5400万(40%)出生于北方。

(注:①是指出于统计需要被划分为“发达”类别的国家或地区。)

——摘编自张秀明、密素敏《国际移民的最新发展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国际向美洲移民对美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移民的特点及原因。
3 . 根据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颁布的法规,从1526年起,非洲奴隶能够通过向主人支付钱款的方式获得自由。他们通过和印第安女人或者和西班牙男主人生育子女的方式也能确保后代获得自由。上述规定(     
A.传播了启蒙思想的原则B.推动了种植园经济的兴起
C.便利了美洲族群的融合D.抑制了当地原住民的发展
4 . 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两个关于北美奴隶制的法律实践的记录如下表
11640年,弗吉尼亚三名契约劳工移民一起逃离种植园被捕,其中的两名欧洲白人被判延长劳役,黑人约翰·庞奇被判终身为奴。
21653年,弗吉尼亚黑人契约劳工移民约翰·卡索起诉黑人雇主,以契约到期为由拒绝继续服务。但因未能出示契约原件,历经多轮诉讼,最终于1655年被判终身为奴。
据表可知
A.当地司法背离普通法传统B.北美劳动奴役的起始时间
C.黑人的人权意识逐渐觉醒D.劳力需求刺激奴隶制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海南《文氏族谱》等谱牒中,记载了不少生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往番”“客洋"(移民海外)之人,其中往往只有这些人的“生时”,而没有其“忌日”。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海南族谱中有关迁往国外的移民的记载则广泛涵盖了人口、职业、婚姻、家庭等内容。这一变化深刻反映出
A.信息记录手段的进步B.近代社会的转型印记
C.航海安全保障的提升D.民族产业的更新迭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