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初,亚洲区域内劳工跨国流动的主要方向是西亚石油输出国家。值得关注的是,同期中国、日本、韩国、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人口在持续向外迁移的同时,也因为非熟练岗位的增多而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劳工。亚洲内部移民流向的这一流向(     
A.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B.推动了亚洲内部经济文化交流
C.促成世界经济多极化D.促进了亚洲的区域经济集团化
2024-05-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2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移民开禁以后,大批闽粤移民纷纷来台。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居民除土著外共有232443户、1901833口,一百余年增长了近十倍。闽粤移民入台(     
A.增进了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B.冲击了闭关锁国政策
C.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全面开发D.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
2024-05-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3 . 从1819年开始,美国政府推出《文明开化基金法》等一系列针对印第安人的法律和政策,在全国建立原住民寄宿学校,强制印第安孩子入学(见图)。由此可知,当时美国政府试图(     

A.重构学校教育体系B.推行种族同化政策
C.完成全国义务教育普及工作D.引导印第安人走向文明开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60年-1974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迁入欧洲的人口(万人)

       迁入地区
迁出地区
西欧和北欧发达国家
19601974移民主要类型
亚洲40.0202.5劳工移民
非洲47.5170.0劳工移民
拉丁美洲22.545.0劳工移民

——联合国《1950年以来国际移民的趋向和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4-01-29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     
A.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B.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
C.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D.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2023-09-15更新 | 2645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二战之后,移居美国的湘籍厨师彭长贵创制“左宗棠鸡”,这道融合酸甜辣的湘菜迅速成为美式中餐的代表,风靡全美,并成为美国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B.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出
C.移民文化在交融发展D.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
2023-08-01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20世纪70年代,西欧国家相继采取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推行不同文化群体的和谐相处。但21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又转向融合政策,目的在于促进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渗透,提升外来移民对本土文化的接受程度。影响西欧国家文化政策变化的突出因素是(     
A.各种矛盾冲突B.宗教信仰不同
C.文化认同问题D.教育程度差异
2023-07-27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2020年以来,随着全球人员流动模式的转变和多国辞职潮的出现,国际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和专业人士“求贤若渴”,各国纷纷加入“抢人战局”。德国当局除了吸引专业人才,还将目光放在身处德国的约180万名难民身上。这主要体现了(     
A.欧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型B.人才流动解决了国际难民问题
C.全球化引起了人才的跨国流动D.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多样性
9 . 二战后,澳大利亚政府以“移民即繁荣”为战略导向,制订大规模引进移民计划,引入的移民当中技术人员的比例逐年上升:20世纪50年代为32%,1980- 1986年为49.1%,大大超过了澳大利亚本地技术工人的比例。澳大利亚这一移民的趋势(       
A.适应了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B.改变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
C.冲击了本土主流文化的地位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2023-05-31更新 | 726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新加坡工业化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后,会出现“发展性危机”,西方“文化话语”蜂拥而入,因此他强调为使“我们不受沾染”,必须恢复亚洲人的传统优良美德,并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重新赋予新的内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亚洲文明更有利于应对世界性危机B.儒家文化利于推动新加坡现代化发展
C.社会发展源于对文化的本土化改造D.新加坡的文化多样性面临着严峻挑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