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17世纪,东印度公司的一位牧师患痛风被中国的艾灸治愈,他敏锐地注意到艾灸的价值,迅速收集有关资料并出版书籍,很快引发了艾灸在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流行。中医一度成为当时欧洲上流社会养生调理、治病诊疗的潮流之选。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东方知识丰富欧洲医学研究B.人类文明的传播具有互补性
C.中国医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宗教成为东西方交流的载体
2022-07-01更新 | 85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100多年前,汉帝国开辟通向异域的通道,历史车轮转到了400多年前,亚欧大陆西端伊比利亚半岛上两个小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通道。这两个通道(       
A.都打破了地区封闭,成为不同文明交流的通道
B.都推动了社会转型,对当时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C.此后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从未中断
D.都促进物种、文化交流及人口的长期稳定增长
3 . 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由此可知,该学者(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B.强调将钟表应用于生产
C.反对闭关自守政策D.具有开放的文化观念
2023-05-02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图1、图2分别为1970~2008年若干年份的世界贸易额占GDP总量比重和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量(单位:亿美元)变化统计。表中趋势的出现得益于(     

      

A.南北发展差距缩小B.跨国公司加速发展
C.冷战局面得以结束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进入20世纪,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的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这一现象
A.反映了区域文化壁全消除B.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说明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D.是全球贸易网形成的结果
6 . 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山装是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
B.它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
C.中山装融合了中西服装的特点
D.中山装刚设计时就有特殊的含义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咖啡馆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对英国的社交形态以及政治和商业活动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下列关于咖啡馆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B.催生了聊天、聚会的社交新风尚
C.促进经济、文化等信息的交流D.直接推动了英国政治体制的改革
2021-05-03更新 | 48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时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
187024.5129.16
19131581113

材料二   18701910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单位:10亿法郎)

材料三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吨)

材料四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时间18501870189019001913
指数9204159100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世界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西欧人还不断探索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并在当地传播了基督教。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英轮陆续进入中国内河航运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此后:随着开埠通商逐渐扩大与外贸需求、行政控制、国防与垦边的需要,也由于俄、日、英、德对在华利益的争夺与瓜分,缺少水运条件和拥有政治中心的华北、东北地区,率先在建筑港口的同时修筑了京汉、津浦、胶济、北宁、陇海、南满、中东等诸铁路。这些铁路线路不仅与港口连通,形成原料、农产品出口与工业品进口的重要通道和经济腹地,强化了区域间的经贸往来,也成为清末民初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通道和国防运输线,构成了今天中国铁路网络的基本格局。以铁路、港口为骨干,公路、水路、驿运互为关联而形成的这一现代交通体系,对于近代中国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区域城市成长、工矿化生产与相关产业生长、农业产业化种植等,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推动作用。

——摘编自江沛《关于开展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新式交通发展的影响。
2022-08-23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八所省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