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希腊化世界”是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去世后,从亚历山大帝国逐渐分裂出来的三个主要国家,下列国家中属于“希腊化世界”的是(     
①马其顿王国   ②罗马共和国   ③塞琉古王国   ④托勒密埃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战争促进地域文化的演变和重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在一些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许多新城,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

——摘编自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地图中新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名称,并指出亚历山大哪些措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
2023-05-1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3 . 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比伦文明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主要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文字,制定了最早的法典,建立了城邦,发明了陶轮、帆船、耕犁。大约公元前1900年,从西方来的阿莫里特人征服了这个地区,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明,并使巴比伦成为两河流域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公元前 1595 年喀西特人掌握政权,建立了一个延续四百年的王朝。 此后,亚述人、阿拉米人和迦勒底人展开多年斗争。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统治这个地区的主要是亚述帝国。这个地区在公元前539年被波斯人占领,公元前331年又被亚历山大大帝占领。

——摘编自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新都巴格达建成后,才几年工夫,便由一个古老的小村落,一跃而为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和国际政治中心,成为东方的一颗明珠。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材料三   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1218年开始,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第一次西征……灭亡金朝之后,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 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如下。


——摘编自《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和制定的最早的法典名称,并指出到公元前4世纪时两河流域文明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格达城贸易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所述“巴格达城”所处的时期。
(3)根据材料三,按蒙古军队西征时间的先后排出三条路线的顺序,并结合所学写出攻占巴格达后统治这一区域的汗国名称,分析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影响。
2023-12-09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成书于1406年的《克拉维约东使记》记载,当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宫廷大臣、使节克拉维约来到中亚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时,打听到一支由800匹骆驼组成的商队不久之前从中国来到此地,他也因此得知撒马尔罕距离中国首都的路程是6个月。克拉维约在这次外出游历的旅程中,不可能(     
A.遇到来自阿拉伯帝国的商人B.了解明与帖木儿帝国的交往
C.比马可·波罗更晚前往东方D.见证当时丝路上的贸易往来
2024-06-0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5 . 13世纪初,各罗斯王公对自己领地的管理必须通过民众大会。在金帐汗国统治时期,民众大会被取消,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中的一些内容被带到罗斯,各地区的权力通过各公国王公,集中于“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这反映了(     
A.西欧封建制度逐步瓦解B.罗斯国家地方自治的发展
C.统一的俄罗斯帝国建立D.战争推动了政治文化移植
6 . 13世纪,伦敦的马修修士在他编纂的《英国编年史》中写道:“他们就像成群的蝗虫扑向地面,彻底劫掠了欧洲东部,焚烧与屠杀使这里变成一片废墟……他们铲平城市……推倒堡垒……屠杀市民和农民。”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控制了亚欧的商路,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B.促使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交融
C.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
2023-12-24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198年,巴勒斯坦被塞琉古王国占领,后犹太祭司马卡比发动起义。马卡比在战斗关键时刻鼓励 士兵道: “我们是在为捍卫自己的生命与神圣的宗教而战斗……全能的上帝就会粉碎我们的敌人,因此用不着害怕他们。”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这表明(     
A.西亚文化得以继续保持影响B.战争客观上推动不同文化交流
C.亚历山大帝国逐渐走向分裂D.被征服地区普遍反对希腊文化
8 .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这一时期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下列不属于希腊化时代具体表现的是(     
A.希腊文化中心逐渐向东移B.各地区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文学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D.本土文化被希腊文化取代
2024-06-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9 . 《后汉书孔奋传》记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藏(今甘肃武威)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陈寅恪指出:“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今甘肃一带)一隅。”由此可知(     
A.河西走廊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B.中原文化进入河西走廊并被保存
C.河西走廊免受战争的侵扰而富庶D.永嘉之乱开辟中外文化交流通道
2024-06-0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10 . 对于统治一个在语言上或文化上几乎毫无共同性的巨大领土而言,建立基础组织和纪律是必要的。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认识到,他不再仅仅是一位马其顿国王,只有学习像波斯那样的统治模式才适合他的巨大帝国。为此,亚历山大(     
A.有意戴上传统的法老王冠B.使波斯人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
C.推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D.推动西亚、北非文明首次统一
2024-06-02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