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7年晚清主要报刊对“秋瑾之死”案的报道(部分)

报刊名称创始人报道内容
《申报》安纳斯特·美查等若革命未见实行,罪名未凶(见)宣布,而遽以“秋风秋雨”七字定谳,则是官吏蔑视法律,鱼肉我同胞也。故今日之争,不必问秋女士之革命,真与不真;但当问官吏之杀我同胞,当与不当。女士当杀,杀之宜矣;乃杀之而于法律未当,是不啻杀我无罪之同胞矣。
《时报》狄楚青(康有为弟子)绍兴残杀之惨剧,起于贵守,成于张抚。……欺罔天威,草菅民命,肆无忌惮,虚无荒谬,闻者发指。而上自朝廷,下逮全浙之父老绅民,莫肯有一言发其疑问者。呜呼,立宪国之人命乃更贱于专制国耶?”
《神州日报》于佑任等革命党呜呼!预备立宪之声,宣传一载余矣,其自欺欺人,固尽人知之,然草菅人命,正所以自揭其真相。贵福(处死秋瑾的浙官)虽愚,谅不至于一己之私见,速满洲之灭亡。

——据《浙江辛亥革命史料集》等编制


(1)据表,指出三种报刊对“秋瑾之死”案报道的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案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主要因素。
(2)据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报刊舆论力量的社会影响。
2023-11-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