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有君而为之贰(辅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以相辅佐也。"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士大夫阶层强烈的责任意识B.自下而上参政机制的形成
C.原始民主传统仍有一定影响D.国家对危机调控能力增强
2 .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具有民主色彩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D.神权王权结合
2020-11-03更新 | 639次组卷 | 78卷引用:安徽省淮南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先秦时期许多言论围绕“治国理政”展开。下列言论表明(     

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A.君主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B.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C.原始社会禅让传统被废除D.行政中枢的权力受到削弱
4 . 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都是重要的史料。如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B.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C.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5 . 中华民族是 56 个民族结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是唯一代表中国现代民族的共同体名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的“中国”只指周王所在的丰和镐及其周围地区。青铜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 曰:余其宅兹于中国, 自之辟民”……到周成王时,……周公扩建洛邑……位于“天下之中”的交通枢纽,也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国的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一般认为,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作为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所有在这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材料二   清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时期。国家统一,加上交通事业的发达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不少汉族人口迁移到少数民族地区,也使很多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到汉族地区。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清王朝由少数民族建立,其对于少数民族和边疆管理的重视,往往要超出一般的汉族王朝。而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姜义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

材料三   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宪法性文件和法律文本中对于民族平等团结、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强调,都在以制度化的规范形式型塑与强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编自刘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完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百年回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范围的演进历程,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管理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重点,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和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的民族工作主题。
2023-11-2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目前出土发现的周代金文中,大多与锡命(册命)礼活动有关。金文记载受命者要“拜手稽首”表示对国王的感谢。《礼记·祭统》云:“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太庙。”《西周铜器断代》收录有关西周王室册命贵族的事例共计58起,周天子无一缺席。据此可知,西周时期举行的锡命礼活动意在(     
A.均衡贵族集团内部的政治和经济利益B.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C.强化周王的共主地位以稳定政治秩序D.构建起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7 . 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神权统治B.等级森严C.家国同构D.中央集权
2020-08-27更新 | 587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淮南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周王既是天下“大宗”,又是天下共主。他与诸侯在氏族组织内是“大宗”与“小宗”;在国家组织内是“王”与“臣”。诸侯所获得分封地区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与周王关系的亲疏。据此可知,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是(       
A.王权实现高度集中B.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C.王室直接控制地方D.贵族等级分封制与官僚制相结合
9 . 李山在《中国文化史》一文中写道“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对这一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军功制
2020-09-01更新 | 548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AB卷)
10 . (此制度)使中国从一个“神散形聚”方国联盟一跃成为“形散神聚”的带有中央集权色彩的国家,此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世袭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