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一做法旨在
A.建立中央集权B.维护宗法制度
C.加强地方管理D.削弱贵族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赐贝是商代与西周早期金文史料反映的赏赐礼仪活动。史载,西周早期“燕侯旨初见事于宗周,王赏旨贝廿朋”“王祷于成周,王赐圉(燕侯之臣)贝”“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王咸诰,赐贝卅朋”。西周早期此类活动(     
A.反映了西周分封制成熟B.是为了建立和巩固王朝的统治秩序
C.强化了西周血缘宗法制D.有利于西周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3 . 武王立周后,将太湖沿岸的吴地册封为吴国,使其加强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东边的封国燕、卫、齐、鲁、宋等,也自北而南形成一道东疆屏障,镇抚着山戎、东夷、淮夷、徐夷等外族。这样的政治格局(       
A.有利于周文化向外扩展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D.阻碍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2023-06-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后期,列国相继出现文武分职,如“相”即为专职的国家行政长官。战国时期,“相”成为百官之长。同时,各国设立将军之类为武官。这一系列做法(     
A.有利于防范大臣对君主的威胁B.提高了政府的运行效率
C.有效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D.促成了职官制度的完善
5 .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2023-03-15更新 | 68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
2022-11-16更新 | 115次组卷 | 6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史记.殷本纪》所载,商朝从开国之君成汤到亡国之君帝辛共17代30王,其中以弟继兄为王者有外丙、仲壬、太庚、康丁等14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沃丁、小帝辛等10王。而《史记.周本纪》所载,周朝自文王以下到幽王共12代13王,除孝王是继其侄懿王后为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继位为王。这说明(     
A.商朝的权力继承方式更加灵活B.西周的权力交替较商朝更加稳定
C.宗法制在商朝时期已经很完备D.西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加强
8 . 先秦时期,国君遇有大事,一定要召开贵族会议讨论,问题解决不了,再召开国人会议。当时国人在政治上十分活跃。《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由此可知,当时(     
A.封建贵族特权逐渐丧失B.政治体系民主趋势加强
C.宗法分封制度已然瓦解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9 . 《左传》载:“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与此论述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皇帝制
10 . 有论者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初期,诸侯国仅仅是数城而已,是周王室抵御蛮夷的据点。到春秋末年,分封的诸侯王将长江黄河流域、河北、关中、山西、东夷地区的蛮夷政权几乎消灭殆尽,中原文化传播到每一个地区。这揭示出分封制
A.保障了周王朝长期繁荣B.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认同D.促使民族成分趋于单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