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如表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现象,由此推知(     
周厉王三十七年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被逐,宣王未立,周、召二公,共和行政,凡十四年,主权不属于一人。
卫献公十八年
(公元前559年)
卫献公出奔,卫人立公孙剽,孙林父、宁殖相之,此虽有君,实权皆在二相。
鲁昭公二十五年
(公元前517年)
鲁昭公出奔,鲁国并未立君,季氏对于国政,决不能一人专断。
A.周朝统治危机初显B.原始民主传统有所遗存
C.华夏认同观念深入D.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2024-02-29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天亡簋》铭文大意:武王来到管地,率领诸侯登太室山祭祀皇天上帝。后下山,在宗庙遍祭先王。文王德高闻于天帝,武王继承其大业,推翻商王朝,终止了商王祭天的权利。武王还举行了祭社大礼。天亡因护卫有功被赏赐爵橐礼器,(天亡)造簋铭文以颂扬王的休美。这反映了西周(     
A.宗族因素影响政权稳定B.政权宗教色彩愈加浓厚
C.王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
2024·陕西汉中·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师旷侍于晋侯。晋侯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辅佐君主的大臣),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师旷的回答反映了(     
A.等级分封逐步瓦解B.具有早期民本思想
C.君主权力不断加强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2023-12-19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史记·殷本纪》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武乙猎於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死……殷益衰”。这段材料(     
A.冲击了不可侵犯的敬鬼神思想B.体现了殷商神王权力的结合
C.反映了殷商对鬼神的原始崇拜D.说明了殷商由盛而衰的过程
2023-12-04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11月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材料反映出(       
A.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B.商周原始民主的传统
C.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D.重视宗法血缘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在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与氏族组织有着根本区别。国家按地区来划分国民,区别于原始社会以血缘划分的组织结构,国家设立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是,中国古代,直至商代和周代,其氏族、宗族、家族等血缘组织和结构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还处于血缘和地缘相混合的状态。这说明中国商周时期(     
A.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氏族制度仍长期延续
C.政治制度有部族色彩D.政权与族权逐步分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西周,诸侯被认为是国王的臣属,有些诸侯国的国君在中央任职,这些诸侯国的一些重要官职也是由天子任命。据《礼记·王制》记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这反映出(     
A.西周的集权专制得到加强B.分封制树立了天子独尊地位
C.周王室对地方有一定控制D.周王对诸侯国实行层层分封
8 . 《史记·封禅书》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夏、商、周的都城择址分别体现了“夏都居洛”的生存意识、“商都居洛”的政治意识和“周都居洛”的全局意识。这反映出夏商周时期(     
A.洛阳是唯一的都城所在地B.执政理念阻碍了疆域扩大
C.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与发展D.国家治理呈现理性化特征
9 . 姬周在建构本族世系的过程中,吸收借鉴了前代的世系内容,并将其扩展为以黄帝为世系之祖的三祖世系链条。黄帝作为周族建构的世系之祖,又在周代社会中被诸多族群附会。这样的世系建构(     
A.促进了汉民族的文化认同B.加强了周王朝的中央集权
C.蕴含了国家统一的内在需求D.拓宽了宗法分封的地域范畴
2023-05-29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3届高三信息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西周至春秋时期,国人干政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们会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史籍中常有“国人皆咎公”“以说(悦)于国人”“国人不欲,故出(驱逐)其君”等记载。由此可知该时期(     
A.原始民主遗风制约君主权力B.宗法制分封制已经瓦解
C.平民参与政治决策不受限制D.儒家民本思想开始萌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