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家臣是先秦时期卿大夫为管理家政事务设置的职官。春秋晚期家臣屡叛其主,为此鲁国卿大夫选用孔门弟子入仕,取代宗法型家臣,并以谷禄制取代禄田制作为家臣禄制。这些变化反映鲁国(     
A.家臣社会地位降低B.肯定儒家治国理念
C.实行中央集权体制D.出现政治转型迹象
2024-03-06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24届高三3月份高考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商周时期,王及诸侯方国国君死后普遍实行多代集中埋葬于同一公共墓地的“集中公墓制”。春秋战国时期,以每代国君为中心的“独立陵园制”出现,秦始皇陵则完全脱离秦国芷阳陵区而自成一体。这种变化反映了(     
A.血缘政治的瓦解B.统一局面的形成C.儒家思想的影响D.君主集权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研究《逸周书》得出以下结论。据此推断,敦国和服国的划分(     
在被周武王征服的各国之中,有敦国和服国两种国家。敦国指原来与殷有亲密关系又被周所灭之国,其君主或被杀害,或被流放,可能其部族国家也完全解体。服国则是在周讨伐之前已与殷断绝关系的国家……很可能上自最高统治阶层开始,部族传统的统治机构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A.体现了一种政治服从关系B.与血缘关系亲疏紧密相关
C.继承了商代的内外服制度D.蕴含着华夏民族认同观念
2024-02-24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既是按照内在逻辑自主生长的具有突出连续性的历史,又是不断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的具有突出创新性的历史。伴随着连续性而来的文化积淀为文明创新提供了厚重积累,创新产生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为文明连续提供了不竭动力。连续性和创新性互动,静水深流和波澜壮阔交织,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

——摘编自王博《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阅读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围绕“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2-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