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13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许多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也赴法国学习观摩。这一现象说明
A.法国是人文精神发源地B.西欧文化存在断裂一面
C.中世纪的欧洲文化黑暗D.文化交流催生宗教改革
2 . 法国——等级君主制
(1)背景:14世纪初,法国国王____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____
(2)影响:确立了国王有____的原则,标志着法国进入____阶段。
2022-09-1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治仪式各自反映出的基本政治内涵。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欧封建制度示意图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欧封建制度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建的特点,分析其影响
2022-09-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5 . 【议一议】

材料   洪波先生评价法国中世纪三级会议时说:“三级会议是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会议,不是立法机关,而是咨询机构。会议是应国王的要求而召开的,目的是听取国王的决定,使这些决定具有普遍意义;它只能顺从国王,不能作出限制王权的决定。虽然国王有时为了征收新税,以对行政和司法作出改良为交换条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很难改变国王的决定,一旦会议违背国王的意志,国王便可随时将其解散。因此,它不具有英国等级会议的税收决定权与立法权,也没有制定英国那些限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和“牛津条例”之类的文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洪波先生这一观点的看法。
2022-09-27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6 . 【说一说】

实际上的封君封臣关系比理论上的封君封臣关系要复杂的多。一个人往往同时既是封君又是封臣。一个封建主常常既有自己的封君,也有自己的封臣,但封君只对自己的直接封臣有一种联系,对封臣的封臣则不能干涉,故法国14世纪有这样的原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绳会敏:《浅析西欧的封君封臣制》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2-09-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7 . 中古西欧的王权
(1)王权的地位: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_____。但是,作为国家名义上的_____,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_____的权力。
②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选必1)
(2)王权的强大
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①英国
a.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
b.13世纪初,英王被迫签署《大宪章》,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
c.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选必1)
d.到15世纪晚期,_____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国
a.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
b.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三级会议强化了王权,标志着法国进入_____阶段。(选必1)
c.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_____的统一。
③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为西欧___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2-10-0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8讲中古时期的欧洲-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结合教材P1单元导读归纳本单元阶段特征。

1.政治制度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主要形式。
2.各国____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______,都是这个国家_______、文化传统、_______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2022-08-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较易(0.85) |
9 . 议会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
2022-08-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罗斯帝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接手时的俄罗斯危机四伏:“国库空虚,军中已三月无饷。商贸日益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现象。国政松弛,军机各部亦有欠款之举,海政疲惫,几近崩溃。司法沦为铢两悉称,律令之行惟强者是瞻。”鉴于这种情况,叶卡捷琳娜二世依靠贵族、农奴主和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进行改革。设立全国二级(省、县)管理体制,全国设50个行省,省长及副省长由沙皇直接任命。在位期间,赐给贵族以大批土地和农奴;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书,使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她颁布法令,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对贸易的限制,鼓励向国外出口。她依照俄国国情逐步开始西化。她慷慨的资助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1786年颁布《国民教育章程》,为俄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学校制度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使启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得以应用,从而为之后的俄罗斯近代化打开了局面。俄国涌现了大量的本民族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发明家,他们的活动对俄国的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波兰46%以上的土地。

——摘编自《论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罗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