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世纪”一词,最初出现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专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之间那段时间。……西方学者研究中世纪史历来以西欧为对象,不包括东欧的拜占庭和俄国,更不包括阿拉伯及其以东地区,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中世纪史。他们往往贬低中世纪的意义,有的甚至认为那是一个黑暗时代,没有多少成就可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论国家》等著作中也使用“中世纪”一词,但赋予了它新的科学内容——专指封建社会。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反对把中世纪仅仅看成是黑暗时代或野蛮时代的非历史观点,指出它的巨大进步。事实也是如此,封建社会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方面比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进了一大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中世纪”的史学观点。(可整体评述也可评述任意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救令,宣布没有教皇许可,国王既不得向教士征税,教士也不得向国王交税,违者开除教籍。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接到这项敕令后立即采取对策,宣布未经国王允许,其臣民不得将金银、货币、武器、马匹输出国外。材料旨在说明中世纪西欧
A.人文主义得到广泛传播B.宗教改革成效显著
C.人性受到神学思想束缚D.教会权威受到挑战
3 . l4世纪,英国社会兴起了一股以本民族语言——英语排斥居于优势地位的拉丁语的潮流。英国社会各界都为此而努力。1362年国会规定英语为法定语言。1363年大臣第一次用英语召开国会。1399年英王亨利四世用英语向国会讲话,他是英国第一个讲英语的国王。英王亨利五世也积极地鼓励使用英语。英国社会这些努力(     
A.完善了英语体系B.否定了宗教信仰
C.激发了民族意识D.得益于宗教改革
2022-09-27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4 . 【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14世纪(尤其是爱德华三世统治时期),议会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形成了,从此成为王国政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德华三世两次颁布法律规定每年至少应当召开一届议会。1376年,由于国王已经两年没有召开议会,同时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引起广泛不满,下院请愿要求每年召开一届议会以纠正王国存在的弊病。“百年战争”的爆发使南方重新成为王国的政治中心,此后一段时间,议会一直在威斯敏斯特召开。从14世纪中期开始,议会一般在星期一开幕。开幕式一般由大法官致辞。开幕式之后,上下两院便分开举行会议,讨论各自的议题。一般来说,在所有请愿都得到答复之后,国王才能解散议会。国王一般都会在临议会。

——摘编自刘鹏《十四、十五世纪英国议会的发展》

材料二   1689524日通过的《宽容法案》是革命解决在宗教领域的重大成就。该法案授予除天主教和一位论派外所有非国教教派信仰自由,妥善解决了此前长期困扰英国的基于宗教因素的社会对抗。经过16881689年革命解决,辉格党成为新体制最大的支持者,辉格和托利两党开始以“真正的、重要的而又不是基本的分歧来划分界限”,两党互相间反体制性或互相毁灭的意愿得以根除,才终实现政治制度与政党制度间的彻底协调。

——摘编自丁浩原《近代英国政党政府的形成:16891762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4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化的原因,并概述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688—1689年革命解决”对英国政治的影响。
2023-08-29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主观题专练50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4世纪末,从亨利六世到亨利七世,历任国王在位期间因公共请愿而成功立法的比例为:亨利六世时期56%、爱德华四世时期67%、亨利七世时期100%。如在民众、议会和国王的共同努力下,中世纪英格兰一共通过了23项涉及河流的法令,除去5项排水法令,有18项河流通航法令。这说明(     
A.公共请愿成宪政的基础B.议会立法权扩大
C.民族国家建制基本形成D.国王行政权丧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英国13世纪初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如果国王因某个事项,譬如对外战争,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由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和贵族参加的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这表明《大宪章》(     
A.促成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B.注重维护臣民的私有财产
C.强调国王权力神圣不可侵犯D.形成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2024-01-12更新 | 158次组卷 | 3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4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美国联邦制和共和政体的确立
7 . “T-0”地图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常见的一种地图范式,表达了中世纪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下图是由德国牧师于1581年基于“T-O”地图神学的精神内核的抽象世界地图,以耶路撒冷为世界中心,将亚非欧三洲分别置于三个方向围绕耶路撒冷。这反映了
A.基督教神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B.地图成为教会思想控制的工具
C.欧洲制图学有神权统治的烙印D.基都教会垄断历史地理学研究
8 . 11世纪末,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B.中世纪大学只讲授宗教神学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2021-12-25更新 | 516次组卷 | 20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9 . 下图为12世纪后半期的法兰西形势示意图(局部)。

据图可知,此时该地区
A.统一民族国家尚未形成B.世俗王权高于教权
C.专制集权阻碍经济发展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2021-11-19更新 | 36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251年,在英国某郡的王室自营地的庄园中,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理。1380年起,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出。1465年,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件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干涉庄园事务的王室特许状。这表明该时期的庄园(     
A.威胁到了英国王权的复兴B.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C.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特色D.呈现出政治上的分裂割据
2023-07-08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巩固卷2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