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1792年,德国诗人克洛卜施托克写了《自由战争》一诗对普奥联军干涉法国内政表示抗议。由于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和歌颂,1792年法兰西共和国赠给了他荣誉公民的称号。这反映出(     
A.该诗人具有民族国家意识B.欧洲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C.法国大革命震撼欧洲各国D.反专制已成为时代呼声
2023-12-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提出:“支配美国政治生活的不只是这一文件(“1787年宪法”),然而它对于形成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形式的特殊性、实质和程序,从而使其区别于其他政治制度所起的作用,比任何其他单个因素都要大得多。”该学者意在强调,美国“1787年宪法”(     
A.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独立B.影响了美国政治进程
C.注重保护公民个人权威D.成为西方法治的典范
2023-11-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832年议会改革后,主要标志是1841年皮尔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取得胜利,上台组阁。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首相组织内阁,并依靠其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所有阁员均须对政府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内阁所有成员维护内阁的“集体形象”,不可使外界了解内阁中的意见分歧,否则不利于贯彻实行政府的政策;阁员与首相共进退,首相的失败意味着整个执政党的失败,所有阁员必须同首相一道辞职,回为普通国会议员。政府在大选失败后必须立即辞职。内阁不仅是中央行政机构的中枢,实际上也是国家政权总系统的顶点和最高决策机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内阁加强了对议会立法工作的控制,凸显了英国行政和司法交叉混合的特征。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职能强化》

材料二:美国内阁是是总统领导下的部长会议名称。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任职期间常召开高级官员会议,这种会议被称为内阁,后来形成惯例。内阁成员由总统决定,通常各部部长都是内阁成员,如国务院、财政部、国防部、内政部等。这些人照例都是其党的顾问班子里的高级人士,在某种特殊意义上是总统个人的顾问班子。内阁不是集体决策机构,内阁成员分别对总统负责。如内阁成员不同意总统的政策,可自动辞职或由总统解除其职务。内阁成员不能担任国会议员,也不对国会负责。内阁每个成员都有权力和影响,但内阁作为一个集体组织却毫无权力可言。

——摘编自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内阁制如何体现民主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内阁与美国内阁的异同点。
4 . 下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创作的漫画《你们认清我太晚了》,漫画中的路易十六以野猪形象出现。该漫画的寓意是当时法国(     
   
A.新旧势力矛盾开始激化B.革命原则成为社会共识
C.外部势力威胁与日俱增D.专制主义破坏社会秩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及实施概况

1834年《新济贫法》废除了由教区征集济贫税赈济穷人的“斯宾汉姆兰制度”,设立“劳动院”。设立专门机构解决地方贫民救济问题,实行教区联合,改组地方机构,通过中央政府的济贫法,官员加强地方管理
1835年《市镇自治机关法》宣布取消200多个陈旧过时的市镇自治团体,设立100多个有权选举议会的市镇。规定所有市镇自治机构的人员均应投票选举;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法规;裭夺地方教会的行政管理权
1848年《公众卫生法》要求各地改善卫生条件,地方卫生管理机构纷纷建立。1856年,政府授权各郡组建警察队伍。允准地方机构检查食品饮料、建立公益设施、发放酒店饭馆和屠宰店营业执照
1870年《教育法》教会和民间经管的教育事务移交地方政府。各地选举教育局,管理和募资举办学校;一些自治市或教区联合组成学区
1888年《地方政府法》据此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建立了62个郡(其中52个与原来的郡区划相同,其余是重新设立和划分的新郡),61个人口在50000名以上的郡级自治市和伦敦郡。3种行政区政府均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894年《地方政府法》据此在全国62个郡议会管辖的区域建立了535个市区议会、472个乡村区议会和270个人口在50000人以下的非郡级自治市议会。乡村区议会下分为若干教区
1899年《伦敦政府法》据此在1888年建立的伦敦郡区内,重新组建了28个自治市议会和一个伦敦城,取代原有的38个教区委员会和区议会。至此,建立全国统一的地方行政区划和自治性管理体系的任务完成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地方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2)提取材料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提炼英国地方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特征,并说明其意义。
2023-1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共同登上王位。在此之前,议会发布《权利法案》规定立法、征税等权力归议会所有,同时还规定国王维持常备军的时间不可超过半年,否则无法得到议会拨款。进入18世纪后,国王甚至连内阁事务也不再干预。随着选举制的发展,政党取代个人成为政治生活的主角,两党相互竞争,获胜者可以获得组阁的权力。由多数党组成的内阁,虽然形式上仍由国王任命,实际上听命于议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发达的西北地区出现了曼彻斯特、伯明翰等新兴城市。然而这些人口众多的城市却没有议员名额,土地贵族集中的东南部各郡的农村地区和旧市镇虽然人口凋零,却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新兴的工业贵产阶级要求扩大议会选举权,激进者主张实行普选、秘密投票。英国工人阶级也不断斗争,要求本阶级代表进入议会。本来不支持改革的首相墨尔本也认为“(改革)不可避免”。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将选举财产资格限制降为年收入10镑,租房者年租降为10镑,租地者降为50镑。总计有56个“衰败选区”的选民人数已不足2000,其代表名额被取消,重新分配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光荣革命”后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不可避免”的原因,并分析英国议会改革的积极作用。
7 .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享有公民权,同时规定“在法国任何地方缴纳至少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出具收据”“非处于家仆地位,即不是领工资的仆人”的公民有选举权;“有真实证据证明已破产或资不抵债者”没有选举权。这导致700万公民中有近300万人被剥夺了选举权。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以财产不平等代替出身不平等B.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最终实现
C.推翻了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标志法国成文法体系的确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而这个阶段性特征,一般是自身传统与现实相妥协的结果。一些在历史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王朝或者国家,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分析其阶段性特征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但如果从当时的角度看,这未必不是他们当时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请根据所给材料并结合具体的朝代或国家,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
2023-11-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等六市2024高三10月段考历史试题
9 . 大革命前后,法国众多知识分子对英国的崇拜、迷恋达到狂热地步,这种“英国狂热”不仅在政治思想领域显而易见,而且在社交礼仪、行为举止、服饰穿着、文学品味、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都如火如荼。这反映出法国知识界(     
A.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思索B.主张学习英国的政治制度
C.以理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D.崇尚英国的家庭生活方式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随着民众对于欧洲局势了解的渴望,新的形式的印刷品——柯兰特出现,意思是有多条新闻组成、共同描述特定时间特定事件的出版物,这种印刷品在当时获得了成功。但是严厉的出版制度对于国内新闻的报道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报道国外新闻。1640年英国革命期间,革命派与保王派唇枪舌战引发了火热的舆论攻势造就了更多的小册子,革命中保皇派与国会派之间的争论为党派报刊小册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出现众多的党派报刊。面对迅速增长的小册子,1662年议会通过《出版许可法》严厉限制报刊的出版自由。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备受压制的新闻出版产业重新复苏,1694年,议会正式废除《出版许可法》后,出现了众多新创办的报刊。

——摘编自张英明《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报刊与政治运动(17801850)》

材料二:当传教士将西方媒介传入中国时,造成了对专治以及官报的挑战,马礼逊刚到中国时曾说,“余等在中国之传教及印刷业,均受当局所限”。1833年后,报纸逐步“由外而内生根发芽”,大批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打开中国国门,其中《蜜蜂华报》《广州记录报》等报刊的实践疏通了中西方的信息交换,为中国新闻史上外报的发展提供了先例,其传达的内容以在场的形式影响着时代,是报刊发展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直接表现,这与社会的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90年代中期国人办报达到了高潮,“文化救国”“文化强国”的声音越演越烈,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报业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多元化报业发展模式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摘编自蒋好著《在场与追忆:中国近代报刊起源与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报纸发展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国人创办报纸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报刊与政治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