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1924年1月1日到5月31日的5个月里,北洋政府参议会共召开临时会议15次,院内临时委员会会议29次,签发公文49次,其中就政治、法律、外交等问题向政府提出的“质问文”26次。另外,参议院在这一时期还提出法律案10件,提议案5件,建议案5件。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政治秩序较为混乱B.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宪政观念得到传播D.北洋军阀势力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孙中山强调,“所谓以党治国,……是要本党的主义实行,全国人都遵守本党的主义,中国然后才可以治”。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指出:“举凡一切政治上具体之方案与政策,均可由中央政治会议之发动,正式交付与政府。”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A.照搬了西方的议会民主B.积极践行建国纲领
C.加快了训政向宪政过渡D.追求一党专制独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又以《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利用改制宪法的办法,增加总统的职权;后又通过投票的方式实现君主立宪制,为袁世凯实行独裁、复辟帝制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据此可知(       
A.法治已经取代人治B.国人支持复辟帝制
C.宪政意识有所增强D.复辟已有法律依据
4 .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举行了参众两院议会首次选举。经统计,两院席位的选举结果如下:民主党得到24席、统一党得到24席、共和党得到175席、国民党得到392席、跨党和无党者得到255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标志共和制在中国的诞生
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说明民主选举的基础广泛
2024-01-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一幅历史地图,它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事件、时间流变反映在具象的平面上。下列标题最为贴切的是(     

A.《辛亥革命后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B.《北洋政府统治下混乱的政治格局》
C.《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尝试与失败》
D.《训政时期政治力量的分化与重组》
2023-12-31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12年的民国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第四条效仿日本选举法,规定:选民资格为“一,年纳直接税二元以上者;二,有值五百元以上之不动产者”,但中国当时不存在所得税和营业税,所缴纳直接税的大多数是农民与地主,五百元不动产包含的田产、房产等是很多资产者所没有的。这一规定(     
A.表明日式民主难以促成我国政治近代化
B.造成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外部动力不足
C.反映出精英政治与大众民主间矛盾重重
D.说明当时代议制缺乏有效运行的条件
2023-12-16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民国成立后,短短一年内成立的政党“几近百”,进入议会中也为数不少。有政党宣言指出:“泰西各国知政治良廊,视乎民力强弱。而求民力之强,非广集英才,无以收张弛捷挽之效。遂乃高张党帜,左右维持,引国政于完美,跻国势于安富,党之为用大矣哉。”这反映出当时(       
A.国人对政治民主的期许B.政党政治渐趋成熟
C.议会成为政治斗争核心D.革命党人左右政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反映了当时(     
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1914年修正总统任期,总统可连选连任
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
A.政权更替的频繁B.政党政治趋于成熟
C.民主共和道路的曲折D.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华民国建立后,国民党、进步党等政党纷纷登场。国民党骂进步党为“官僚党”,喋喋不休;进步党骂国民党为“暴民党”,没完没了。两党议员在国会开会时经常大打出手,国会大厅成了党人斗殴的场所。这体现了民国初年(     
A.阶层之间的分化较显著B.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性
C.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暴露D.军阀势力的盘根错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民国建立后,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立宪制、地方自治制等西方有过的形式,都曾经反复被引入过,但只能看作野心家借羊头卖狗肉,成为军阀夺权、个人独裁的遮羞布,以致“政党被禁止,国会被解散、‘约法’被抛弃”。这表明当时(     
A.政党政治无法在中国推行B.全面学习西方体制的必要
C.民主政体缺乏实行的条件D.军阀势力左右着民主进程
2023-02-03更新 | 255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