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洋务运动时期派遣赴美留学的 120 名幼童中学成归国后从事的职业情况。
职业铁路工程师政客外交官海军税务海关教师总理
人数1431620331
职业采矿工程师律师经商医生电信工作记者
人数9183163
由此可知,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嬗变
C.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D.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
课时54519361111
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课时20884310
A.改革具有民族特色B.重在培养维新人才
C.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旨在提升国民素质
3 . 下表为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类别项目
进士举人贡生荫生监生生员文童行伍新式学生不明合计
人数(人)54161271073361119
比例(%)45.413.410.15.98.45.92.52.55.00.8
A.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了破坏B.新政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显著
C.清廷的权力结构受到冲击D.科举选官制度处于主导地位
4 . 如表是清末新政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部分史实。这反映了晚清(     
年份文件主要内容
1901年《学堂选举鼓励章程》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1903年《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役以官职或得以升学
A.新式教育开始起步B.改革科举成为共识
C.考试与甄别相结合D.选官方式新旧并存
2023-11-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末陈宝琛等士绅“感世变急”而兴办福州东文学堂,支持资优生赴日留学。1905年科举废除后,进士李景铭等人认为进士馆仅有中学程度,改往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进修专门科。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赴日留学(     
A.受到社会的普遍支持B.以传统士人为主要生源
C.适应社会转型的需求D.颠覆了国人中体西用观
2023-11-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教育(       
A.顺应时势,开始改革B.思想自由、全盘西化
C.推陈出新,废除科举D.新旧并存、新故相推
7 . 1905年,袁世凯上书朝廷“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为浙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弃旧而谋其新,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臣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这一言论(       
A.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B.推动了清末新政的产生
C.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D.力求与西方进一步接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6年,《考验游学毕业章程》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按照考试结果,分别赐予进士、举人、拔贡出身。这反映了(     
A.留学生成为官员选拔主要对象B.改革科举成为共识
C.近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艰难转型D.新式教育开始起步
9 . 有学者指出,清末文官录用方式的改变,均未经过周密筹划,多数为填补因科举制度废除后选官制度出现的真空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这反映了(     
A.传统教育已被近代教育取代B.清末文官制度缺乏统筹安排
C.废除科举制才能实行文官制D.文官制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下表可知,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度废除后部分士人身份转换情况
序号转换后的身份
通过留学成为上层知识分子或政治精英。
转而经商,投身实业。
融入地方政权,成为推动清末地方自治运动的重要力量。
加入会党或投身于革命军事活动。
A.成就了地方的自治运动B.培养了留学报国的精英
C.适应了近代社会的发展D.拓宽了士人发展的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