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12—1913 年江苏各县知事的出身经历简表(单位: 人)
总人数拥有科举功名者不具有科举功名、只受
过新式教育者
有前清为官或
任差经历者
18513446139
这一现象(     
A.源于科举制废除的操之过急B.是南北势力妥协的结果
C.反映了过渡时代的社会特征D.埋下了帝制复辟的隐患
2024-03-11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洋务运动时期派遣赴美留学的 120 名幼童中学成归国后从事的职业情况。
职业铁路工程师政客外交官海军税务海关教师总理
人数1431620331
职业采矿工程师律师经商医生电信工作记者
人数9183163
由此可知,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嬗变
C.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D.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
课时54519361111
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课时20884310
A.改革具有民族特色B.重在培养维新人才
C.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旨在提升国民素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1903年时人对江南地区的调查,当地各界人士都竞言开学堂,却“不知学堂为何事”;南京、苏州、上海等地“最著名大学堂”还出现了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八股专家充任教师,将理学章句作为教材的情况。这说明清末(     
A.戊戌变法缺乏人才支持B.教育新政转型艰难
C.新式学堂遭遇社会抵制D.军人地位显著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类别项目
进士举人贡生荫生监生生员文童行伍新式学生不明合计
人数(人)54161271073361119
比例(%)45.413.410.15.98.45.92.52.55.00.8
A.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了破坏B.新政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显著
C.清廷的权力结构受到冲击D.科举选官制度处于主导地位
6 . 如表是清末新政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部分史实。这反映了晚清(     
年份文件主要内容
1901年《学堂选举鼓励章程》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1903年《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役以官职或得以升学
A.新式教育开始起步B.改革科举成为共识
C.考试与甄别相结合D.选官方式新旧并存
2023-11-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清末陈宝琛等士绅“感世变急”而兴办福州东文学堂,支持资优生赴日留学。1905年科举废除后,进士李景铭等人认为进士馆仅有中学程度,改往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进修专门科。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赴日留学(     
A.受到社会的普遍支持B.以传统士人为主要生源
C.适应社会转型的需求D.颠覆了国人中体西用观
2023-11-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教育(       
A.顺应时势,开始改革B.思想自由、全盘西化
C.推陈出新,废除科举D.新旧并存、新故相推
9 . 1905年,袁世凯上书朝廷“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为浙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弃旧而谋其新,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臣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这一言论(       
A.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B.推动了清末新政的产生
C.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D.力求与西方进一步接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晚清政府制定《奖励章程》奖励留学生,其中规定:凡从外国正式高等学堂以上学堂毕业的留学生,回国后参加政府考试,考试列入最优等的给予进士出身,列人优等及中等的给予举人出身,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这一举措(     
A.一定程度上顺应近代化要求B.反映了科举制的强大生命力
C.反映了国内新式教育的匮乏D.说明清政府放弃了思想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