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左传》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礼记·经解》记载:“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于方圆也。”两者中“礼”的相同内涵是(     
A.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B.民众遵循的法律规范
C.统治阶层的治国蓝图D.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
2023-12-04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2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背景
(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_____”思想。
(2)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3)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_____思想与法家的_____思想。
(4)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①《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_____
2023-08-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3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评价
(1)儒家通过道德礼义_____,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_____,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3-08-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4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内容
(1)儒家的德治思想
①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_____
②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③孟子建议统治者“施_____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_____
②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③韩非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_____”“以吏为师”。
2023-08-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尚书》记载:“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     
A.天人合一B.君权神授C.王位世袭D.敬天保民
2023-02-12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郑国的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让老百姓知道犯了法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这一做法
A.导致礼乐制度的瓦解B.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
C.推动了成文法的普及D.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2021-11-17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对于西周“敬天保民”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B.从理论上为秦的统一做出了合理解释
C.开启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先河D.是一种迷信和糟粕,没有实际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