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公元前536年,郑国国相子产不顾贵族的反对,命人将法律条文刻铸于铁鼎之上,以此作为国家的常法。此后,郑国庶民与贵族相争时“不忌于上”。据此推知,子产铸刑鼎(     
A.顺应了时代变革的潮流B.旨在打击封建贵族势力
C.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D.响应了奴隶阶级的诉求
2 .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郑国的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让老百姓知道犯了法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这一做法
A.导致礼乐制度的瓦解B.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
C.推动了成文法的普及D.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2021-11-17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