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尚书·尧典》谓:“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春秋以前,历法还处于观象授时阶段,月份的大小和闰月的安排尚未总结出稳定的推算体系,需要专门的观测人员根据天象随时调整,技术仅为少部分人掌握。如同历法一样,声律在当时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尚书·舜典》云:“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成熟的声律体系及音乐所具备的感化人心和抒发情感的作用,使声律成为下化民众和上讽时政的重要手段。

材料二   为了继续保持君主政治的神圣性,历法与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阴阳学说结合在一起,不再以满足民众生产生活需要为主要目的,从“时政”发展为“德政”,出现了以“敬授民时”“阴阳刑德”为主要内容的四时观念,增加了天人互动的内涵,历法和声律也在此时因阴阳五行理论而实现了某种融合。汉朝在承袭了近百年的秦制之后,亟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政治理论,董仲舒于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将历法、声律、阴阳五行皆融入“天人合一”的系统中。

——岳冠林、张淑一《春秋至汉代律历关系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以前律历的时代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战国以后律历发展的时代背景。
2024-07-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菏泽市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瑚生簋是周宣王早期的器物。它完整地记述了当时(周宣王五年至六年时)瑚生在一次关于其父亲偷 税漏税的案子中,为了赢得官司,求得同宗召伯虎的庇护,向多人行贿并最终胜诉的事件。材料可用于探讨当时(     
A.周人法制意识较为淡薄B.伦理关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C.诸侯逃税现象相当普遍D.统治者利用宗法制维护其统治
2024-06-02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傩舞(如图)发端于夏商,起源于远古狩猎时代对付野兽的驱逐法术。周朝时期,傩礼作为祭礼成为举国大事,“天子傩”在天子脚下的宗主国进行,“国人傩”在分封诸侯国进行。《论语》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先秦傩舞的演变反映出(     

A.宗法制的瓦解B.个体耕作的小农经济迅速发展
C.分封制的巩固D.敬天保民的思想与礼制相结合
2024-04-19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郑国子产参照夏、商、周三代之法令铸刑书,让百姓遵从郑令、野令,按照礼仪行事,从而彰显美德,抑制邪恶。子产铸刑书体现了(     
A.轻视礼制的变革思想B.以刑促礼的治国路径
C.由礼至德的治理方略D.礼主刑辅的基层教化
2024-03-21更新 | 33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家风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以民为本、重视民生成为此时王室家风中的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礼”的学习贯穿于家庭教育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孔子对其子孔鲤的过庭之训,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汉朝以来,立德修身、重视治学、学而优则仕的家风逐步形成,大量家训开始出现,譬如汉高祖刘邦遗嘱《手敕太子文》,教导其子刘盈要“读书练字,尊老用贤”。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但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家风文化仍然占据主流,忠孝礼仪、读书修身、勤俭节约仍旧是传统士族家庭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如诸葛亮的《诫子书》、曹操的《诫子植》。除了诫子文书之外,《颜氏家训》的问世意味着我国拥有了第一部系统成熟的家风教育文献,直接推动了我国家风文化在民间的大发展大繁荣。李唐帝国时,家风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是“重视知识、读书论学”,这得益于文官科举选仕制度的确立。

宋明时期,出现大量家训读本,如司马光的《家范》、陆游的《放翁家训》等,内容涉及忠君爱国、读书学习、修身立世、礼仪规范、勤俭节约、齐家守业等,集中体现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家风的主要内容。宋明时期,以儒家家风为主体,以商贾家风、女子家风等为有益补充,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具备了成熟完备的理论形态。

——摘编自张贝:《历史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及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家风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家风传承发展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刑律)之兴,皆叔世(衰乱之世)也。今吾子相郑国……铸刑书……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这表明(     
①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
③郑国因“铸刑书”走向衰亡                  ④子产主张以道德教化民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07更新 | 619次组卷 | 1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有同学在学习公元前6世纪一公元前5世纪的中西方法律时,做了如下对比,其中正确的是(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罗马元老院接受公民大会决议,整理罗马法律,刻在铜板上,公诸社会,是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

材料二 公元前536年,国小民寡的郑国在齐、秦、晋、楚等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子产为保护平民,以维系国家劳动力,决定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布于民,以保障其权益。

A.均怀抱实践正义的理想B.皆因平民的抗争而起
C.悉使贵族丧失政治实力D.都出现了成文法
2023-05-07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