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公元前536年,郑国国相子产不顾贵族的反对,命人将法律条文刻铸于铁鼎之上,以此作为国家的常法。此后,郑国庶民与贵族相争时“不忌于上”。据此推知,子产铸刑鼎(     
A.顺应了时代变革的潮流B.旨在打击封建贵族势力
C.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D.响应了奴隶阶级的诉求
2 . 清华简《子产》记录了铸刑书事件,书中认为,一个国家能够生存延续、发展壮大的根本乃在于“得民”,而要“得民”;统治者就必须做到守信用、秉持客观立场、从节行礼、不滥用民力、不妄加惩罚。这说明当时(     
A.辩证法思想萌生B.民本治国理念已出现
C.成文法得到普及D.儒家与法家严重对立
3 . 儒家经典《礼记.王制》说:“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这反映当时(     
A.统治者反对严刑酷法B.法律意识淡薄
C.德礼为本,刑罚为辅D.儒家伦理道德渗入法律
2022-11-1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513年,晋卿荀寅在赵鞅的协助下,收缴民间铁器,熔铸成鼎,将当年范宣子时代所制定的法度立于鼎上,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遭到以孔子为首的一批儒家先贤的唾骂。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治理逐渐转型B.政府实行冶铁官营政策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法治成为主流治国思想
2022-11-16更新 | 39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后,晋国叔向写信责备子产公布刑书会使得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礼仪道德。然而,仅23年后,叔向自己的祖国即晋国的赵鞅、荀寅也“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的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B.法治战胜了德治
C.刊布刑书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D.叔向言行不一
2022-11-1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出现于尧舜时代的“象刑”,是指对于轻罪之人,不伤害其肉体,而是在其衣物上描绘特殊的图案以示惩戒。发展至商代,每逢新年伊始,官吏们往往将刑罚的场面描绘成画悬挂于城门楼上,以警示过往行人。这反映了(     
A.传统艺术已经出现B.绘画承载政治意涵
C.先秦政治宽刑重民D.艺术助力封建统治
2022-11-11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于先秦“德”观念的发展可以大致看出这样一个线索∶在原始时代后期起,“德”意即由天和先祖所赐而“得”;后人传周文王的美德,除膺受天命外,还指文王采取的一系列惠保小民、勤政节俭、与民同乐、孝敬、恭祭先祖的政策与措施,最终得以使“小邦周”战胜“大邦殷”,“修建明德,以藩屏周”“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直到孟子提出“四端”之说,人所拥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使个体成为责任的担负者,不再是由神灵,也不再是宗族之类的集体完成。中国古代思想中“德”的观念从天命层面、制度层面深入到内心,没有走向如同基督教、佛教那样通过偶像膜拜方式表现出信仰,而主要是关注人的自身能力的认识与开发,寻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衡。在“德”由迷惑到明确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深切地感觉到古代人类精神觉醒的前进步伐。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先秦时期“德”观念的发展进行解读。

《新民说》是梁启超在20世纪初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的二十篇政论文章。梁启超申明“本报取《大学》新民之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为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

今日欲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而欲实行民族主义于中国,舍新民未由;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我同胞能数千年立国于亚洲大陆,必其所具特质有宏大、高尚、完美,厘然异于群族者,吾人当保存之而勿失坠也;故吾所谓新民者,必非如心醉西风者流,蔑弃吾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以求伍于他人;亦非如墨守故纸者流,谓仅抱此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遂足以立于大地也。


(2)梁启超认为“新民”应具有哪些品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对外文化交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价值追求,求同存异、讲信修睦的和谐心态,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同舟共济、独木不成林的合作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人格品行,为中国外交奠定了文化基石。“文化外交”中有着国家整体对外战略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更有战略、政策和实践的创新。有学者将70年的外交历程划分为“文化先行、外交殿后”“全面开放、全面参与”“提质升级、合作共赢”三个历史阶段,目前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3)结合材料,在上述三个阶段中各选取恰当一例,说明中华文明之精髓在中国外交实践中是怎样得到创新性运用的。
2022-11-05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管子》一书记载:“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解也、角量也,谓之法”;“不知亲硫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据此可知,管子认为(     
A.法是行为规范的标准B.君主可以超越法律
C.法治和德治要相结合D.法治是治国的前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法律一开始便成了家族本位和专制主义的附属品。这种单极的政治统治观,从商朝的天道观使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开始,至周礼损益形成政治与伦理相一统的宗法等级观,秦以后皇权制度化和法律化,使得中华法系未有限制皇权的法律的可能。以至于清末立宪仍以“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告终。“法自君出,权尊于法”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传统,法律实用主义工具化,使之用来维护君权,君权又凌驾于法律之上。在这样的法律传统下,是无法产生核心价值为社会力量对国家公权力进行制约以保障个人权利的宪政性质法律的,更谈不上宪法部门了。

——摘编自朱政《论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与部门法》

材料二   中国社会更加注重自上而下“大一统”的集中式管理,追求上下一致,内外和谐的社会效果,国家治理方面则是德法并举、刚柔相济,最终形成一个高效、有序、成体系的法律文化闭环,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被概括为“统而有序”。与之相应,西方的欧美国家特别看重个体权利和程序正义,主张在每个人、每个社区、每个民族(种族)的自由权利基础上不断取得各自的民主进步,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被概括为:“散而民主。”

——摘编自冯玉军《中西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与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法律和中国古代法律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
10 . 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主张“禁暴止乱”,他通过“铸刑鼎”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刑条的特权,既强调治国要“齐之以礼”,又重视“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这反映了当时(     
A.儒法一体观念普及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C.法治思想有所发展D.礼乐制度趋向崩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