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德国民法典》于1896年颁布,20世纪之始起施行。它以《学说汇编》为蓝本,继承了罗马法的传统;但该法典又具有相当的民族主义色彩,较多地采用了日耳曼习惯法的规范。据此可知《德国民法典》的颁布(     
A.为巩固统一提供了保障B.代表德国资产阶级利益
C.标志英美法系日益完善D.适应自由竞争经济关系
2024-02-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2 . 1804年3月,法国颁布实施《法国民法典》,其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还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民众在民法上是自由平等的。伴随着法国军队进入德意志、比利时、意大利北部等地,这部法典在欧洲得到大力推行。该法典的推行(     
A.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势力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C.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取得成功D.助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
3 . 1259年,法学家布拉克顿的《论英格兰的法律与习惯》一书出版,在该书中,布拉克顿对记载于卷宗中的两千多个案例进行了分类整理与汇编,并对案件进行了简要的摘录及分析。这一专著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法律知识的最重要的教材,更是进行诉讼活动的有力的指导手册。由此可知,这一专著(       
A.体现了大陆法系的基本特点B.推动了英美普通法系的形成
C.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D.以保障个人权利为根本宗旨
4 . 西塞罗(公元前106年—前43年)认为判断法律的好与坏“并非看其是否是以元老院的决议抑或是以人民大会的决议形式通过的法律。当那些违背自己的诺言和声明,给人民制定有害的、不公正的法规的人立法时,他们什么都可以制定,只不过不是法律。”这说明西塞罗主张法律(     
A.以维护罗马民主制为前提B.要具有折中色彩
C.需满足人民的愿望与要求D.应实质大于形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拿破仑法典》中规定,每个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行为能力。尽管有某些限制,但基本上每个成年人都有自主权利;赋予物主广泛的权利,确立私有财产的保护;强调契约的法律效力,使当事人有权自由地达成协议,同时也要承担履行契约的义务。这表明该法典(     
A.具有浓厚贵族寡头特征B.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C.是普通法系的重要成果D.践行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想
2023-12-18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12月诊断考试(三)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494年,罗马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平民撤离运动。有观点认为:“如果这次撤离运动不是以和平方式,也许就不会产生平民保民官,罗马国内也许就不会形成很强的凝聚力,也许日后罗马也就不会那么强盛。”据此可知,此次平民撤离运动(       
A.维护了罗马帝国的长期统治B.满足了罗马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C.实现了平民与贵族在法律上的平等D.遏制了贵族专权发展的势头
2023-12-16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7 . 古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法发展开始处于停滞甚至衰退的状态,西欧各国普遍以“日耳曼法”为自己的法律标准。直到6世纪,伴随着《罗马民法大全》的颁布,罗马法再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由此可知,中世纪的西欧(     
A.法律体系逐渐走向了统一B.法律制度开始趋于完善
C.罗马法取代了“日耳曼法”D.罗马法得到传承和发扬
8 . 20世纪初某国的法官们接到案件后,一般首先想到的是,该案属于哪一个法律部门,在该部门中有哪些有关的法律条文。然后他们找出这些法条为依据,实行判决,便大功告成。至于同类案件以前作出过哪些判决,可以在所不问。该国最有可能是(     
A.英国B.美国C.印度D.法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在遵循启蒙运动倡导的法学思想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了法国当地的习惯法、罗马法、王室法令和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已有的法律成果,确认平等、自由等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和农民对封建贵族、教会土地占有的合法性,否定了封建特权,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民法典》维护了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斗争成果,保证了法国国内的团结稳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并随着法国后来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得到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世界各国的许多立法,也都对它有参照和借鉴,甚至把它视为母法。

——摘编自李曳白《拿破仑民法典:民法典上的英雄荣光》

材料二   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法律文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践的源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处处蕴含着先进的法治理念。如在公民权利和义务具体条文中规定:“不分男女、种族、宗教,在苏维埃法律前一律平等”“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者,皆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点与现行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脉相承,真正代表了最广大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进步。

——摘编自《共和国法治从这里走来宪法实践的源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民法典》产生的条件及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与拿破仑《民法典》的相似意义。
10 .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必须在执法官面前使用一定的套语提出其请求,从而启动诉讼过程。在涉及财产转移问题时,古罗马的相关法律也明确要求在取得所有权时需要有成年见证人在场,对土地等财产占有时间也有着明确的时效要求。以上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强调法律实施的程序性B.服务于宣传伦理与教化的要求
C.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D.侧重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