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1799年拿破仑执政后便下令起草,在法典制定过程中,拿破仑多次参与一些法律条文的讨论,始终坚持资产阶级革命者在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相对理性的原则,18043月由立法院通过。第一部分是人法,都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具体包括继承、遗嘱、还债、赠予、夫妻共同财产等相关法律条文。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拿破仑晚年认为,《法国民法典》“将永垂不朽”。

——摘编自Diane《拿破仑民法典》等

材料二   1954年,中国开启了民法典的编制工作。1957年编纂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等13个法律文件,与1922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民法典》有共通之处。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稿》,体现了防止修正主义复辟等立法宗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地位开始恢复,民法的制定显得更为急迫。1986年,《民法通则》出台,随后,《技术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等民事单独立法纷纷出台。20205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摘编自刘凯《<民法典>诞生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认为《法国民法典》“将永垂不朽”的依据。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撰特点,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行的伟大历史意义。
2021-05-10更新 | 688次组卷 | 15卷引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法复兴运动,通常指12~16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罗马法研究风潮,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意大利凭借优越的经济与地理条件,成为罗马法复兴的绝佳之地。在该运动中,人文主义法学派应运而生。他们回溯历史,如洛伦佐·伐拉追溯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他们要求回到原始的罗马法文献,主张恢复经典文本的原貌,通过考察原作探讨罗马法对当时社会的用途。人文主义法学派承认地方习俗,具有民族意识,这促使当时社会进行习惯法的研究,例如法学家杜莫林编纂了《巴黎习惯法》。该学派还认为,法律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引进了当时所能掌握的哲学、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各种科学方法,为法律成为一门科学奠定了基础。在人文主义法学家的努力下,之前长期沿用的《学说汇纂》这种相对松散、碎片化的模式逐渐体系化,法律的研究形成了一种相互关联的综合性体系。

——摘编自何勤华、祝檀吉《罗马法复兴与欧洲法律教育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意大利成为罗马法复兴绝佳之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文主义法学派的特点。
2024-04-23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是拜占庭法学的奠基石,也是11世纪晚期罗马法回归西欧的媒介。11世纪晚期,《民法大全》进入西欧,极大地挑战了当地从蛮族法律发展而来的法学传统。后来,从《民法大全》也发展出欧洲各国更成系统的法学体系。然而,《民法大全》的重要意义远不止这些。罗马法原先具有浓重的群众自治的特色,但一经查士丁尼之手,就带上了拜占庭国家专制的特点。因此,在中世纪晚期、现代早期的西方,《民法大全》支持了王权的兴起,起到与限制君权的观念相抗衡作用。中世纪晚期和现代早期的许多君主们都认为,查士丁尼提出君权至上的原则,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材料二:拜占庭文明对中世纪西方有非凡的贡献:罗马法、希腊典籍、基督教同盟;海上贸易也刺激了西方经济中心的苏醒,如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对中世纪的西欧而言,拜占庭不仅是个军事堡垒、文化宝库,也是个挺可靠的盟友。不过,拜占庭文化留下最深印迹的还是各斯拉夫民族。在斯拉夫国家,东正教至今非常昌盛,拜占庭的记忆,不论好坏,仍然留在人们脑海里。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法大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明对中世纪欧洲的贡献。
2024-04-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农民到皇帝——查士丁尼一世。
(1)小沈对查士丁尼一世产生了兴趣,罗列了其生平大事年表,请你补充完整。
时间生平大事(部分)
483年出生在东罗马帝国境内的农村;在青年时代,去往首都
,投奔叔父。
527年正式继位,开始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另外几部法典,合称。并在529年下令关闭由古希腊哲学家③(填写人名)于雅典创办的学园。
532年入侵地中海西部地区,开始征战;同年重建信仰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541年与波斯爆发战争;同年埃及爆发瘟疫,并逐步向地中海地区传播。

在整理生平事迹时,小沈对公元6世纪地中海沿岸地区爆发的大规模鼠疫,史称“查士丁尼瘟疫”,产生了好奇。

材料一   “人们不停呼唤最神圣的名字或任何驱邪方法,但是他们的努力毫无效果……他们将死尸扔进他人的坟墓,那时,所有的葬礼习俗都被忽略了,没有送葬队伍相伴随,也没有圣咏唱送葬颂歌……这段时间里,要在首都大街上看到行人绝非易事……各类工作都停顿了,手艺人也放弃了所有活计,各种其他工作也都是如此。饥荒肯定会导致骚乱…在皇城中根本不可能看到任何穿着官袍的人,特别是当皇帝也传染上瘟疫的时候。”

——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

(2)根据材料一、概括瘟疫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3)有学者认为《战记》的这段记载真实且具体;但小沈认为要全面研究这场瘟疫及其影响,该史料仍有不足。你是否同意小沈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小沈发现查士丁尼的影响力并不仅限在欧洲地区,在中国境内也能发现刻有其头像的钱币。

材料二   中国境内发现查士丁尼金币及仿制品通览表(部分)

出土发现地点及位置数量埋葬年代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区墓葬3约六世纪
甘肃武威康阿达墓1唐代
陕西咸阳隋独孤罗墓1600

(4)根据材料二、指出金币出土地的分布特点及反映的历史现象。

小沈发现民国17年出版的《西洋史ABC》通俗读物中也有关于查士丁尼的事迹介绍,但主要聚焦在其对欧洲法律的贡献,却少有上述其他方面的材料。

(5)查士丁尼下令编撰的法律文本成为了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     )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单选,填字母)(     
A.《汉谟拉比法典》B.《唐律疏议》C.《大宪章》D.《法国民法典》

材料三   “我们读西洋史,应该晓得欧美的艺术文化,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强大国家、大都会、殖民地,是怎样的一个来历,才是所谓见其大者。……依我个人的见解,在世界上占殖民地的,还是以西洋人为第一。一部西洋史里面,尽管有许多复杂的分子,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里面,至少要把它看为一个统一的、整个的对象。”

——《西洋史ABC》序言

(6)结合材料和所学,推测该书描写查士丁尼事迹主要聚焦于法律层面的原因。
2024-04-11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