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78   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加紧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2020-08-05更新 | 511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7届广西区钦州市钦州港开发区中学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2 .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3 .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①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 .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是指(        )
A.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C.国民大革命、《共同纲领》和“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一次的激进主义革、这说明“八二定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2016-11-27更新 | 706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可以了解到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③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