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对如图漫画所体现的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
③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制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如图。图中的变动趋势反映了我国(     
A.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稳步推进B.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C.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向前迈进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2023-09-25更新 | 11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图甲、图乙、图丙是古今中外三个历史时期的法律文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甲                              图乙                       图丙
分别提取图甲、图乙、图丙的信息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图1、图2分别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目录,与1954年宪法目录相比较,1982年宪法目录的调整(     
A.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B.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
C.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保障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律制度是随着国家的建立而相应产生的。最初在我国奴隶制时期,还处于礼法不分的阶段,法律也只能以不成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进入封建社会特别是唐朝时期,我国封建政治、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封建法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唐代法律,标志着中国封建法制臻于成熟和完备。封建法律的思想贯彻了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执行外儒而内法的封建法律政策。从战国李悝的《法经》,至清代的《大清律》,历代成文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兼有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方面的内容。皇帝发布的“令“诏”“谕,凌驾于法律之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时,皇帝握有最高的司法权,一切重案、要案、疑案皆须皇帝裁决、批准,封建皇帝可以法外用刑,也可法外施恩,赦免任何罪犯。

       ——摘编自万安中《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嬗变及特征刍议》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在法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等,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特别强调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在司法实践中,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摘编自哈罗德·J·伯尔曼贺卫方《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

材料三   20205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咸为新中国立法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汲取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精粹,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整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海量民法规范,融合当代核心价值观于一体的保民权之圣经,图国治之大典,其地位之重要,内容之繁杂,体例之科学,结构之严谨,鲜有立法能与之比肩,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突出了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摘编自徐伟《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具有鲜明特色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编撰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6 . 图1所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同阶段中国制定法律的相关情况。据图可知
A.改革开放后中国法制建设加速B.中国逐步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C.“依法治国”被确立为基本国策D.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不断扩大
7 . 下面两幅图分别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目录:

1954年宪法目录

1982年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与1954年宪法目录相比较,1982年宪法目录的调整
A.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B.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
C.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保障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8 . 图1是体现古罗马法治精神的正义女神像,头戴王冠,身穿白袍,眼蒙白布,左手持天平,右手举长剑。图2是我国人民法院的法徽,由麦穗、齿轮、华表和天平组成。二者体现的共同理念是
A.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B.对公平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C.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和谐统一D.捍卫权力制衡的司法体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典历史上出现过12次陶片放逐案例,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87年,被驱逐者是前僭主庇西特拉图的亲戚西帕库斯,最后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17年,群众领袖海柏波拉斯被流放。
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惩罚有罪行的人,不能因是高官显官而回避;奖赏有功劳的人,不能因是小民百姓而遗忘。
宋代宋代法律全盘继承了唐律关于男子“七出”正当休妻的法律规定,赋予了女子主动离婚的权利,甚至扩大了女子的离婚自由权。
近代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得中止法律的实施,未经议会同意,也不得行使法律豁免权。
近代中国1904年《公司律》确立了两项平等权利:一为不分官商、不同主体一律平等原则;二为股权平等原则。
现代中国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
请围绕“法律”和“公平”,任选表中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运用有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准确。)
10 . 制度和法律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体现着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复杂多样的特点。
(1)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图1、图2体现的政治制度及其历史影响。

在历史进程中,法律与社会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罗马《十二铜表法》英国《权利法案》中国《大明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美国《联邦宪法》中国《唐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阅读上表,从“法律演变与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的选择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结合所学,指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
2020-07-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