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企业和个人在与税务机关发生纳税争议时,如果不服上级机关的复议决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可以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重点转向城市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增强
C.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建立D.法治建设助推营商环境的改善
2023-11-06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81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经过一年多的起草、讨论、修改,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时期创造的新鲜经验。该决议
A.营造了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B.开启了中国特色民主建设历程
C.提供了改革开放的法律依据D.巩固了市场经济体制创建成果
2020-11-12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法兰西王国初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国北方主要通行日耳曼习惯法,南方主要通行罗马法。1799年,拿破仑上台后,主持制定统一民法典。由于法典的颁布程序烦琐,同时议员们在某些问题上有较大争议,而被否决。1802年,拿破仑修改法令通过程序,民法典以单行法规的形式获得通过。

19世纪末以来,法国对其民法典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法典中的一些条文,甚至整个章节都已被废除而代之以新的条款。此外,在法典之外,还颁布了大量民事单行法规,以弥补法典的不足。

——摘编自刘艺工《法国民法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中国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898年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指出列强攫取我领事裁判权,借口是“我刑律太重而法规不同”,建议仿照西法,制定民法。1902年光绪皇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定律例。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行《中华民国民法》。

新中国成立后,在五六十年代两次起草民法典,均因政治运动而中断。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社会生活尚处在变动之中,我国采取了“宜粗不宜精”“改批发为零售”立法方针。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进程加快。

——摘编自孙宪忠《我国民法典编集中的几个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制定民法典的特点,并说明民法典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编纂民法典的直接动因及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推动制定民法典的社会经济条件,并指出我国在制定民法典过程中吸取了法国哪些经验。
4 . 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截止2018年已通过四次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法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反映出我国
A.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B.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C.依法治国取得辉煌成就
D.人大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3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这体现的是
A.人民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