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明确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对这一规定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A.因应可持续发展理念B.高度保障民法典基础性地位
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D.是生态文明改革的重要体现
2 . 2022年11月30日,敬爱的江泽民同志逝世,中华大地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江泽民同志带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间,我国取得的成就有(       
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②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③《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发布
④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交付出口船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 . 下列选项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15世纪末16世纪初,原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被传播到欧洲,后来又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物种的全球性流动解决了人类饥饿问题
B1868年,日本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根除了阻碍社会发展的封建主义因素
C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重新建立国际货币制度。同年,世界银行成立,向主要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有利于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D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该法典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了明确详实的规定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