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严耕望(1916-1996),著名历史学家。严先生治史以朴实严谨著称,他将自己的治学方针总结为:勤、恒、毅、勇、谨、和、缓、定。他在《治史三书》中提出,治史的基本原则是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要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要努力挖掘历史真相,重视正史的史料价值、以逻辑为准则,通过多方论据进行考证,以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贯通性。严先生毕生躬耕于史学之土地上,“研究是其生命,学问化为人品”。他能够甘于淡泊,坚守寂寞,全心全力地投入到学术之路上来,取得了“充实而光辉”的成就。

——摘编自舒琮瀚《严耕望的治史风格及史学评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耕望的治史风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严耕望治学的精神品质。
2024-04-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内蒙古地广人稀,建国初,农牧民的文化生活单调。1957年,自治区工作组调研,决定建立小型文化工作队。6月,由九名农牧民、两辆马车、四件乐器组成的第一支乌兰牧骑(蒙语意为“红色嫩芽”)在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报幕员兼歌手,马头琴师还能跳顶碗舞。他们演出不受场地、舞台的限制,哪怕只有一个牧民,他们也随时随地演出。《顶碗舞》《筷子舞》等节目都是自行创作、主要取材于农牧民生活。除了演出,队员们还宣传政策、修理家电,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几十年来,乌兰牧骑已发展为75支,培养出拉苏荣、金花、德德玛等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成为草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摘编自内蒙古人民政府网《我们的乌兰牧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乌兰牧骑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乌兰牧骑发展的影响。
3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310月,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0年年初,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高度的责任感促使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文化、钻研技术。19504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02月,王进喜主动请缨参加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他带领全队工人“人拉肩扛”,苦战几天几夜,将长38米、22吨重的钻塔竖立在茫茫荒原上。没有打井用的水,他就组织职工破冰取水,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人们见他无日无夜工作,不怕难不怕累不怕苦,困难压不倒,重活累不垮,用自己的身体制伏井喷,便赞誉他是“铁人”。19606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到1960年年底,大庆油田生产原油97万吨,一举摘掉了我国的贫油帽子。19701115日,王进喜终因积劳成疾,患胃癌医治无效,不幸病逝。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

——摘编自亚文《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王进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进喜能够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人光辉典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进喜的优秀精神品质。
2023-09-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