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0年8月,当法国国内外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仍十分尖锐的时候,拿破仑以巨大的立法勇气开始制定民法,组成了由四位著名法学家组成的民法典起草会。……他非常重视民法草案的讨论修改,“共召开102次会议,亲自主持的达半数以上,讨论时其见解往往是“深刻的、有条有理的、明确的。”最后,他力排众议,简化批准程序,使民法草案在保民院和立法院中通过。

———宋培基《<拿破仑法典>与1789年原则》

材料二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四届八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民法典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内容完整……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19年12月28日到2020年1月26日,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意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摘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制定民法典的原因并概括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编纂民法典的意义。
2020-10-1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一定角度看,古代中国社会史就是一部“社会教化史”。中国传统教化思想是以国家为主导的多元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整合行为。在国家层面重视对教化的弘扬、表彰和政治推崇。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同时辅之“仁政”,从制度上保障教化的推行,故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精英统治阶层要求做到率先垂范。正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历史上,宗族、乡绅、士子在社会教化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德性高尚之人成为人们推崇和学习的对象,他们可以利用自身声望和社会地位支持着家族、家乡的发展。

——摘编自雷月荣、程红艳《论中国传统教化及其当代德育价值》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中国精神,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育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全面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摘编自光明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教化的不同主体及其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传统教化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
2023-06-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池州市第八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民主政治背景下,戏剧在公民教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集体观剧的过程和对戏剧的品评经常被视为大型的参政模拟现场。民众乐于记诵戏剧内容,并得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使用剧中流畅的表达和优美的修辞,甚至借模仿戏剧朗诵来锻炼自己的演说能力。柏拉图认为,“用这些故事塑造他们的心灵,比用手去塑造他们的身体还要仔细”。对于古希腊戏剧观众而言,他们所记住的不仅仅是戏剧人物的言谈和修辞,同时还有戏剧台词的内在逻辑结构,他们通过模仿剧作家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全剧末尾,歌队尽管受到神的警告,却依然心甘情愿地陪着普罗米修斯堕入地狱,“普罗米修斯在雷电中消失,歌队也跟着不见了”。今人阅读剧本时,凭借共情与想象力依然能够体会到剧场中心灵的震撼。

——摘编自颜欣萌《古希腊戏剧与公民教化》

材料二   清代戏曲塑造了一大批忠于国家、敢于谏诤、智勇双全的忠臣,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光宗耀祖的孝子,坚贞不屈、聪慧贤达的节妇,以及侠义相助、信义行善的义夫。随着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巩固,政府对民众的伦理道德要求更加严苛,“绝对道德”精神愈加明显。如在唐英的《芦花絮》中,闵损为打消父亲休妻的决定,不惜将错处全归为自己,甚至愿以死明志。清代禁毁戏曲成为一种制度性的查禁,如康熙十三年,礼部复魏象枢上奏禁止刊卖淫词艳曲;乾隆元年,工科给事中闾纮玺奏请严禁京畿演戏。此外乾隆时期曾令办理纂修《四库全书》处、军机处两处机构参与到禁毁戏曲剧本的活动中,这也是历史上首次设立专门机构查禁戏曲。

——摘编自周妙中《清代戏曲史》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中国精神,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育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全面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摘编自光明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戏剧在公民教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戏曲的社会教化不同于古希腊戏剧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传统教化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
2024-02-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下列宣传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阶段的重大事件。

曹剑峰作,1953年上海出版

1964年,奋发图强争取农业大丰收

1983年,奋飞吧,中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幅宣传画出现的时代背景。
(2)先进人物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请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一英雄模范人物进行例证。
2023-12-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中华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

——摘编自余伯沆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在共产党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为此中共在特区以“三三制”原则建立民主政权,即在政权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额。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49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同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57年开始就不能正常工作,1966年到1975年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邓小平复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等著名论断。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三制”的特点与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建设变迁的趋势;就其发展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