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清军入关后即封禁东北。顺治十八年(1661)奉天府尹张尚贤上奏曰:合河东河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独宁远等三地人民凑集,然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此奏意在(     
A.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B.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实
C.强调东北地势易攻难守D.弹劾东北官员疏于管理
2022-07-03更新 | 3780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睡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材料二   19世纪以后,清政府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持衰退中的国内政治、经济体系,保卫边疆安全的能力逐渐低落,导致面临深刻的边疆危机。对此,清政府通过推行一系列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来“昭示主权”,比如在新疆、台湾等边疆地区设省。日渐减少的财政收入使得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海防大门之后,面临着海疆危机,传统的边疆观不得不进行转变,清政府开始筹办近代海军。但是这些迫于外部压力之下的政策转变,忽略了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清末边疆政策的失误也非常明显。

——摘编自施润棋《清末我国边疆治理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2022-06-27更新 | 2075次组卷 | 3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3 . 明朝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在沿线设置军镇,号“九边”;而清代却是大肆修建喇嘛庙,借以笼络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因此得了一句俗语:“明修长城清修庙。”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的民族政策更具有实效性
B.清朝的民族政策放弃使用武力
C.明清王朝的举措都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民族政策
D.体现了明清采取防御和怀柔两种不同的民族政策
4 . 清朝除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外,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管理列表如下。据表可知,清朝
地区举措
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廷监督实行“金瓶掣签”
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原维吾尔族头领伯克可世袭,由清廷委任并为其定品级
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盟长、旗长由蒙古王公担任,清廷任命
云贵在条件成熟地区取消了土司世袭之制,依汉制设立府、厅、州、县,任命流官管理
A.对蒙古地区管理最为薄弱B.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C.在云贵全面实现改土归流D.采取以夷变夏的治国方针
2021-12-28更新 | 1031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作为中华文化主要源流的华夏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参与创造的。创造华夏文化的中原人融入了大量的周边少数民族,尤其是秦汉以后,大量的古代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与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人融合,并把自己原有的文化带入中原地区,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当代的中原文化与古代的中原文化完全不同,其原因是融入大量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文化交流,周边各族的文化传入中原地区,成为中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自张骞通西域后,经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物产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物质生活,增加了中原人民的财富。

——摘编自何星亮《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分类与民族认同》


根据材料,围绕“文化交流”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