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中华民族是 56 个民族结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是唯一代表中国现代民族的共同体名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的“中国”只指周王所在的丰和镐及其周围地区。青铜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 曰:余其宅兹于中国, 自之辟民”……到周成王时,……周公扩建洛邑……位于“天下之中”的交通枢纽,也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国的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一般认为,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作为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所有在这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材料二   清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时期。国家统一,加上交通事业的发达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不少汉族人口迁移到少数民族地区,也使很多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到汉族地区。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清王朝由少数民族建立,其对于少数民族和边疆管理的重视,往往要超出一般的汉族王朝。而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姜义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

材料三   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宪法性文件和法律文本中对于民族平等团结、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强调,都在以制度化的规范形式型塑与强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编自刘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完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百年回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范围的演进历程,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管理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重点,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和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的民族工作主题。
2023-11-25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清朝疆域图(局部)》。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有关清朝的边疆管理举措对应有误的是(     
A.①地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
B.②地册封达赖和班禅,并派驻藏办事大臣等
C.③地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理
D.④地建立都司、卫、所,对蒙古等族进行管理
3 . 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此后历代都采取措施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理。

材料一   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扰等弊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

——摘编自王玉冲《汉武帝治边方略》

材料二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她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三   清王朝在民族地区分别设置管理机构,在中央专门建立了一个相对它整的机构体系。清王朝在东北、西北、西部、西南等民族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民族管理制度,制定了较为符合民族实际的统治政策与措施,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清统治者并未局限于对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的沿用,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清王朝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全面的管理,这种管理涵盖面覆盖到思想管理、经济管理等,全面渗透到少数民族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王朝治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羁縻府州的特点,并简述唐朝加强西北管理的史实。
(3)写出清王朝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王朝管理民族地区的措施。
2023-10-08更新 | 38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
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
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护乌桓校尉②北庭都元帅府③理藩院
B.①鸿鹄寺②提督四夷馆③理藩院
C.①护乌桓校尉②提督四夷馆③奴儿干都司
D.①鸿鹄寺②北庭都元帅府③奴儿干都司
2023-07-17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佳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朝贡制度给中国朝廷带来的是政治威望,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朝贡制度也是中国怀柔周边邻国维护自身安全的一种手段。”在该学者看来,中国古代政府推行的朝贡制度(     
A.以军事经济实力为后盾B.是推行平等外交的体现
C.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效益D.是羁縻政策的外交延续
7 . 下图为《清朝疆域图(局部)》。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有关清朝在①、②、③、④四地实施的举措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设奴儿干都司B.②地:派驻办事大臣
C.③地:平定准噶尔叛乱D.④地:进行“改土归流”
8 . 下表中民族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其对外交往史实相符的是
阶段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史实
A.①: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陆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B.②:海路已初步形成东、西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西线通向印度洋
C.③:与西域商路畅通,与大食国接触,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D.④:恢复了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9 . 有学者谓:“总制院管理吐蕃并监督政府和佛教僧徒的关系,八思巴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总制院”是指
A.理藩院B.宣政院C.御史台D.枢密院
10 . 如图为驻藏大臣令牌。当时此令牌持有者
A.统领宣政院事务,主管西藏佛教和行政
B.掌管都司等机构,维护汉藏间经济交流
C.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选派流官治理西藏
D.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