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材料一   1337年--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最后,法国获胜,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在战争中,法国为了赶走英国军队,奋起抗争,涌现出了民族女英雄贞德。

材料二   《马赛曲》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阐释15-19世纪,西方国家是如何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的。
2024-02-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从古罗马到近代民族国家

材料一:

成书时间古籍名称内容摘录
东晋《后汉纪》“各有官曹(官曹指官吏办事机关),……皆会乃议事”
东晋《抱朴子》“以道使人,人以义观,不用刑辟刀刃戮罚,人民温睦”
“士庶推让”“不畜奴婢”“天下珍宝所出”
五代《旧唐书》“有贵臣十二人共治国政,……其王无常人,简贤者而立之”
(1)指出材料一对古罗马的认识符合史实和不符合史实的各一处,并加以解释。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是“政治统一、独立自主”。《欧洲的分与合》一书指出,事实上,王权国家的“民族化”在欧洲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这个同质的演变进程在欧洲各国不仅不是同步发生,而且在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2)依据材料二,围绕“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1-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古时期,欧洲人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此现象说明这一时期(     
A.各文明之间交往和交流较少B.庄园经济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C.西欧人的国家观念十分淡薄D.宗教伦理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2024-01-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从14世纪英语版《威克里夫圣经》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翻译《圣经》的浪潮。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1541年瑞典语版《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版《圣经》出版。这(     
A.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B.缓解了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
C.摧毁了天主教会的信仰基础D.加速了文艺复兴的进一步扩展
2024-01-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490年,法王查理八世颁布了《穆兰法令》,开始限制拉丁语的使用,强制要求地方司法审讯和诉讼笔录必须使用法语或地方语言(俗语)。1510年,法王路易十二颁布法令,要求地方所有司法文件都要使用俗语,禁用拉丁语。1539年8月,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规定法语正式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语言。以上法王的做法(       
A.推动了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B.导致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C.拉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幕D.增强了法兰西人民的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世界的政治结构有两大基本概念,一是土地应划分成统一在独立当局之下的区域,它们在确定的疆界内有决定其内部事务的最终发言权。二是这些区域只要有可能,就应该由具有一体感的人们所居住,他们形成民族关系或民族性。”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政治结构”的是(       )
①“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②“朕即国家”
③“专制之下无祖国”④“热爱祖国就是热爱你自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1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7 . 中古时期的西欧,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14 世纪初,法王腓力四世因教皇反对其强化王权的措施,派人袭击教廷,囚禁教皇,后来还将罗马教廷迁至法国小城阿维农。这说明(     
A.宗教改革强化了法国王权
B.教权影响了法国走向统一的进程
C.欧洲中世纪王权高于教权
D.法国的专制王权已经达到了顶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