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实行“全体一致”的决策机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从“全体一致”到“大国一致”的变化(     
A.增强了维护和平的效度B.体现广大殖民地人民的意愿
C.都不利于稳定战后秩序D.实质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妥协
2 . 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规定:“中、法、美、英、苏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国可以联合其他成员国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中的任何一国也可以一票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联合国这一设计(     
A.建立了集体安全制度B.避免了地区间的武装冲突
C.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D.有利于大国维护世界和平
2023-03-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家不能孤立而存在,任何国家都不能不与其他国家发生交往。在国际关系中形成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就是国际法的内容。以下关于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成立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B.《非战公约》用实际行动证明废弃战争行为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重要性
C.《联合国宪章》确定“全体一致”原则并赋予安理会制裁权力
D.二战后各类国际组织激增,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4 . 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宣称:中国的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的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破坏无遗,中国的抗战是为了维护其领土主权的完整以及上述国际公约的尊严,深信各友邦将会予以同情,必能充分履行各国在国际条约下所应尽的义务。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旨在
A.调动中国人民的抗战积极性
B.表明中国对日宣战是抵抗侵略
C.倡议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呼呼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因为(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