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右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B.新中国坚持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新中国推行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D.冷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2024-05-12更新 | 60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截至2016年,中国共帮助非洲 50多个国家实施近 500个农业援助项目,包括成套项目、技术援助项目、物资项目等,涉及农业种植、粮食仓储、农业机械、农田灌溉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这说明我国
A.助力非洲保障粮食安全B.将非洲作为外交优先方向
C.重点关注非洲饥饿问题D.对外援助重心发生了变化
3 .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重点转移到亚非拉国家,形成了反苏反美的“两条线”外交战略;60年代末,又确立了“联美反苏”的“反霸一条线”政策。我国领导人重新审视民族因素、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在外交领域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新中国外交的转变旨在(     
A.构建国家安全环境B.突破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C.扩大社会主义阵营D.摆脱旧中国外交的消极影响
4 .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下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表,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
A.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推动中国迎来新建交高潮
D.中国提出“真实亲诚”理念,深化了与东盟各国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同年7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华演出。1956年和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这一段时间的对外文化交流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

——摘编自张登德《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材料二   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东亚在世界上崛起,增强了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使东亚地区的国家更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这种自信更促进了一种“亚洲意识”的觉醒。1996年首届亚洲儿童权利与传媒会议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亚太地区的大众传媒应尊重和保护亚洲社会的传统文化,向儿童提供富有亚洲特色的节目。

——摘编自关世杰《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
2023-07-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022-10-04更新 | 1832次组卷 | 9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状况
北洋政府时代
19121928年)
1913年,美国正式承认中华民国的北洋政府,取代大清与美国之间政府相互承认,现代的中美关系被建立起来。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在美国的调停下,中国出巨资从日本手中赎回山东主权
国民政府时代
19271949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向中日双方禁售军火,奉行中立致策。至193812月,中国方获得美国1500万美元桐油借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全力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1945年抗战最终获得了胜利,美国支持中国担任常任理事国。中国内战爆发后﹐美国选择援助国民政府。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后,继续受到美国的军事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9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国长期处于对立与隔绝状态,支持在朝鲜半岛及越南的反美战争。后来中苏交恶,出于共同对抗苏联的需要,在基辛格穿针引线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中国大陆与美国关系逐渐“解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78年至今)
1979年,美国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时宣布与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解体,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充满摩擦与坎坷的时期。但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双方在致治、经济、军事、人文交流与地方合作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展开了广泛交流与合作
根据以上材料,任意选取一个时间段,指出中美关系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先谈判后建交是新中国独特的建交模式。1952年4月,周恩来曾解释道:“为了表示外交上的严肃性,我们又提出建交要经过谈判的手续,我们要看看人家是不是真正愿意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建交模式
A.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实施B.体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促使新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D.打破了新中国的外交僵局和困境
2021-10-27更新 | 470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统治者认为隋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在于外交政策的失误,过于“大汉族主义”,因此唐朝采用当时国际上遵循的外交语言,与各国元首亲热地称兄道弟,而且还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不断的民间交流来影响到各国的外交政策倾向,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贾,采取了不少保护性措施。如《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于“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笞四十,十日笞一等,罪止杖一百”。

——摘编自曹文君《从外交政策看唐朝统治者的对外意识》等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坚持国家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欧积极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加强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深化同非洲、拉美等地区国家的合作。中国已与世界上11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其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到60对,在世界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

——《新中国外交70年的历史性成就与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外交状况并简析其影响
(2)由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清朝到新中国外交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的形成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以下是194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建交国数量变化柱形图。这反映出
A.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B.“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外交事业逐渐陷入停滞
C.加入世贸组织推动我国进入新建交国增长最快阶段
D.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