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法国一直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封锁政策。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法彼此接触,增加了解,中法关系得到较大发展。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在外交领域积极推行谋求法国大国地位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组织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抗衡的第三力量,面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戴高乐逐渐意识到,要使法国在全球获得独立自主的大国地位,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1957年和1963年,法国前总理富尔两次访问中国,加快了中法建交的进程。1964年1月27日中法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震惊了世界。

-----摘编自李敏《中法建交始末》

材料二   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亦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1997年5月16日,江泽民主席与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共同签署了中法联合声明,决定两国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该文件勾画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法关系的总体框架,对两国在各个领域的长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吴志成等《法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演进:从戴高乐到萨科齐》

材料三   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在2022年4月24日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成为20年来首位胜选连任的法国总统。…“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是中法建交的初心。中法、中欧也将继续加强对话、坚持合作,共同推动中法、中欧关系行稳致远,致力于各方自身发展,也为这个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摘编自新华国际时评《期待中法中欧合作行稳致远再上新台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法关系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2023-12-1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协调党、人大、政府、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加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格局”。这说明当今的中国(       
A.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B.持续深化睦邻友好外交政策
C.积极提升民间外交发展水平D.力主构建多元外交联结渠道
3 .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效仿苏联,创作了大量歌颂“祖国母亲”题材的文学作品、电影和歌曲,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该类艺术创作达到了高潮。伴随“祖国母亲”形象的传播,新中国在人民眼里俨然是强有力的保护者。此类艺术创作(       
A.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加强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可度
C.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D.冲破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
4 . 习近平主席在非洲访问时,用“真、实、亲、诚”来表达中非之间以义至上的传统友谊;在韩国的演讲,则强调要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思想观念来妥善处理国际关系;访问蒙古国时,指出:“中国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将照顾对方利益”。以上材料说明了(       
A.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我国致力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我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D.我国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策略的一部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期,国际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指责愈演愈烈,英国开始重塑国家形象。英国政府是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推动者,由于财政制约,政府只提供道义支持,只有在必要时才提供资金。英国各行各业都成为构建国家形象的直接参与者,尤其是英国的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断给政府提供贵金等方面的支持。在国家形象构建中,英国乘持种族优越的高做姿态参与到殖民地的社会习俗等各项事务中,一旦殖民地的社会习俗与英国的认知不同,英国人就将其定义为“陋习”,并采取强力方式去消灭。整体而言,英国的形象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材料二   共产党成立伊始,对外宣传便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与世界建立了越来越紧密的经贸关系,国家形象构建日益受到重视。在中国的国家形象构建中,政府成为整个工程的包办者,主要活动均由政府拨款,而企业和民众仍然比较缺乏建构国家形象的意识。在与落后国家的交往中,中国以经济援助为其主要手段,并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乘持种族平等、国家平等的基本观念,展现出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明周《国家形象建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国家形象构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形象建构的认识。
2023-09-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恩来外交风云》目录(局部)

一、周恩来外交生涯

新中国外交工作的起点——延安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中国一定要管”

“传说中的周恩来”

万隆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让别人看到我们,听到我们的声音”

“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中美关系转折的前奏和“改变世界的一周”

对日外交的“先发制人”策略

尾声

——摘编自傅红星《周恩来外交风云》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新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逻辑严密。)
7 . 20世纪80年代,外交部发文规定:参加外事活动中,"男士除穿中山装外,也可着西服",在国外"如东道国规定着礼服或民族服装,中方男士可穿中山装,女士最好穿旗袍或长裙”。此后,公务性外交场合外交官基本穿着西装,中山装逐渐被赋予礼服地位。外交部的这一规定(     
A.反映了中国对国际规范的探索与适应B.彰显了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C.是对“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深刻实践D.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8 .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国外派出了20位将军大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队伍主要是职业外交家,他们“大多属于外语、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科班出身,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外交人员的日益专业化
C.拓展与欧美国家建交新途径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变迁

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国家身份定义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国际秩序中的大国/负责任的大国
国际制度战略革命与推翻现行国际制度参与制度且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通过推动多极化和建设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摘编自韩万圣《冷战后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表中的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2-12-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列史料可用来说明(     
史料
中国传统价值观:一是重视伦理道德;二是从仁义出发,强调集体利益,促进人与人、阶级与阶级、国与国之间平等和谐相处;三是主张“和为贵”,提倡“和而不同”有容乃大”
不干涉原则来源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卢梭的思想
A.新中国的外交与西方外交的本质区别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意义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深刻的思想渊源
D.中西文化具有兼容性和互补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