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单位达58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将为破解诸多发展问题提供更多助力。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B.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C.是当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D.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近年来,非洲留华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并在“中国经验”中获得启发。且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前往非洲,在这片遥远的大陆扎根,为当地公益志愿服务。这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     
A.注重与第三世界结盟B.形成全方位大国外交
C.对非洲影响力的加深D.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内瓦来了一连中国人,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连手提箱也都相似……一个红色外交家率领了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他们将在日内瓦大显身手。”这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西方记者对中国外交官的报道。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则评价说:“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离不开中国和周恩来。”其实,新中国刚成立,一系列外交活动便随之展开: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鏖战板门店并签署《朝鲜停战协定》;与缅甸、印度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外交官展示了令世界瞩目和称赞的风采。

——摘编自董玉洁等《登场:走向世界的最初几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就西方对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反应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70亿美元,成为非洲第四大投资来源国。21个非洲国家已经享受98%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有3000余家;民营企业占中国在非企业数量的七成以上。中国在非洲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为所在国创造了近30万个工作岗位。这表明中国(       
A.对区域集团倡议积极响应B.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C.在全球治理中起主导作用D.具有合作共赢的大国担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1年10月,中国电影周在苏联、匈牙利等国家举行。中苏联合摄制的《解放了的中国》《中国人民的胜利》《锦绣河山》等影片,以及中国影片《白毛女》《光芒万丈》等相继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首都和其他大城市放映。这反映了(     
A.西方国家外交封锁被打破B.“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践行
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形成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落实
2024-03-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至2014年国家元首出访地区分布的情况。这折射出中国(       

人物

次数


地区

毛泽东

刘少奇

李先念

杨尚昆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亚洲

0

8

7

7

21

22

2

东欧中亚

2

1

2

0

23

29

7

西欧

0

0

8

0

18

16

4

西亚北非

0

0

3

7

9

5

0

撒哈拉以南非洲

0

0

1

1

7

15

3

拉美

0

0

0

5

10

10

3

北美及大洋洲

0

0

2

0

8

12

1

A.综合国力的提升扩大了外交话语权B.外交政策具有灵活性与务实性的特点
C.外交重心转移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24-03-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2023年3月26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政府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洪都拉斯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自此,与台湾建交的“邦交国”仅剩13个。这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B.一国两制政策是历史大势所趋
C.国际社会支持海峡两岸统一D.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普遍共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较长时期内,国际形势险恶严峻,因此我国不得不通过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即通过结盟、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等手段来制约可能入侵的外敌。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向苏联“一边倒”,和苏联结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实行“两个拳头打人”,联合亚非拉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既反苏又反美;20世纪70年代实行以联美抗苏为核心的“一条线”,都是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具体体现。这种结盟外交路线的推行虽有助于实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外交战略目标,但这种同大国结盟的做法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摘编自 李毅弘《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独立自主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材料二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关系趋向缓和,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对独立自主做出了一些新的阐释。他首先强调独立自主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继而提出要奉行真正不结盟的政策。他还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交往。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发生了大转折,东欧发生剧变,苏联也演变解体,东西方冷战格局瓦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中国頂住了西方資本主义势力和平演变的攻势,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李爱华 《冷战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外交战略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家外交战略的因素,并说明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外交思想嬗变中可以获得的启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第一个外交战略。它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基于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和判断而确立的,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客观而言,它与新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产生了积极的实践效应,切实地维护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利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万才新《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的确立及其实践效应》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后,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准确把握,党中央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时代,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努力形成从点到面、从线到片的宏伟合作格局;发展“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拉近了中国周边的命运共同体;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不仅是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同时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观和路线图。

——摘编自沈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与理念调整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战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
2023-12-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多项世界性倡议,持续推进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重点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这些外交倡议和实践

A.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B.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C.使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获得了突破D.意在构建世界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