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邓小平指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这两个转变” (       
A.奠定了改革开放战略的理论基础B.提高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
C.构建了中西全面交流的价值体系D.着眼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因素
2 .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理时说:“我们过去曾说过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现在不搞那些……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于任何集团。”这表明中国(     
A.积极投身不结盟运动B.重点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C.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23-04-21更新 | 1293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外交话语是外交工作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世纪新的外交话语,如“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而不同”等,据此可知我国外交(     
A.放弃了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B.受冷战国际局势的影响明显
C.发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对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尊重
4 . 1956年至1957年,美国动物园提出与中国通过交换获得一对大熊猫的要求,由于美国国务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与中国进行动物交换”,此事做罢。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接受中国赠送的大熊猫,大熊猫到达美国后受到美国民众热烈欢迎。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需求促使美国对华政策调整B.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分歧逐渐淡化
C.国际形势推动美国对华态度转变D.中美两国民众价值认同趋于一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3年,周恩来提到中国人办外事的一些哲学思想:“不要将己见强加于人……凡是对我们友好的国家,我们就以更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们,来而不往非礼也……退避三舍,你来,我先退,给你警告;再来,再退,再给警告,但事不过三”。这表明新中国
A.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C.外交理念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D.外交方针意识形态特征较明显
6 . 1958年,为更好的带动经济建设,河北省会迁到工商业发达的天津;1966年为了备战备荒、以防万一,河北省会又从滨海的天津内迁回保定。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   )
A.社会主义阵营形势变化B.美日由敌对转向合作反华
C.我国参加了不结盟运动D.我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