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320日,为缓解前线财政压力,中共在晋察冀根据地成立晋察冀银行并发行“边区法币”(晋察冀边币),并声明晋察冀边币为边区“唯一本位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进一步以战养战、打击国统区经济,与汪伪政权联手发行伪“中储券”,并将收拢的法币投向大后方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购买货物。1942年上半年,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边区的物产源源不断的外流,外面必需品的输入几乎断绝”的现象,日、伪、顽的压力更坚定了各根据地禁用法币的决心。为此,边区政府重申禁止法币流通的法令,……同时提高边币对法币的比价,吸引商人运货进入根据地贩卖。在陕甘宁边区党政军机关通力合作下,“各地法币牌价,急转直下,边币对外价格扶摇直上”,“货币斗争之主动权由敌、友转入我手”。……在提高比价的同时,通过边币吸纳法币,然后立即投向根据地外购买物资。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在法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至19429月,国民党政府制定并推行的一系列遏制中共边币的政策彻底宣告破产。

——摘编自张燚明《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二年的国共货币斗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期间中共边币改革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期间中共边币改革成功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曾设局铸钱。至洪武七年,卒因铜之不给,罢铸钱局而行钞。大明宝钞,以千文准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后因钞价下落,屡次鬻官物,或税收限定必纳宝钞以收钞。然终于不能维持。至宣宗宣德三年,遂停止造钞。其时增设新税,或加重旧税的税额,专收钞而焚之。钞法即平之后,有些新税取消,税额复旧,有的就相沿下去了。钞关即是其中之一。自此租税渐次而普遍收银,银两就成为通用的货币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末叶西式银元开始流入,至19世纪下半叶,国际贸易畅通后,西方银元才大量涌入,并以其面值流通市面。由于西方银元的形式重量、成色较为一致,使用简便,且铸工精细,易于辨识与分合、携带或转移。这些正是银两的缺失。制钱则太琐细,一串千文,劣币、伪币夹杂其中,数目亦不等,结算费时费事,对渐趋频繁的交易已难因应,而纸钞又无全国性公正可靠的发行机构。因此外国银元很快受到国人欢迎,迅速扩散流通……
洋钱的含银量只有9成,中国人却习惯用十足的白(纹)银换取外国贸易银,吃亏难免。由于列强在华势力不断增强,外商来华增多,外国银元也随之大量涌入,在沿海沿江港铺逐渐成为流通货币。外国银元既受欢迎,加上外商也有意哄抬,例如要求中国商人用外国银元付款等,遂使外国银元超过铸银价格,于是就有外商用外国银元收购中国纹银,运出国外贩卖图利。
自19世纪下半叶。国内多民变,云南回变使该省铜产量锐减;而太平军与捻军又扰乱铜矿运销,使铜价飞涨,许多铸钱局因缺铜矿而减产或停铸,制钱可缺,即所谓“铜贵钱荒”。当朝野苦无对策解救钱荒时,两广总督张之洞适时于1887年奏准购置机器试铸银元……其时列强都已改采金本位,国际银价大幅下跌,白银既丰且廉,过去饱受缺银之苦的各省,也开始大量铸造银元,结果造成银币取代纹银的现象。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货币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银币通行的原因以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