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演变
1870—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制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结算。
1929—1945年期间金本位制无法维持,出现了不能兑换黄金的纸币本位制。
1945—1973年间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浮动汇率制度改革、黄金非货币化、扩大信贷额度、增强特别提款权等。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仅仅存续了不到30年的时间,但在其瓦解后长达40年的时间内,国际社会始终无法摆脱其窠臼。毋庸置疑,在美元一黄金体系正式运行的30年间,世界经济不仅迅速地从二战的废墟上得以重建,而且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制度还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入20世纪60年代,而对日本和西欧的强力竞争,美国无法保证美元汇率的稳定。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美元与黄金正式脱钩后,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完全摆脱了黄金的约束。美国从此拥有毫无约束地奉行赤字政策的权利,正如时任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所言,从此以后,美元就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美元遂成为美国对外政策中重要的权力资源和谈判筹码。美元霸权已是当今国际关系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就是美元霸权恶果的集中体现。面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与问题,国际社会该何去何从,很值得深思。

——摘编自孙杰《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货币体系变化的阶段特征,并分析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9-30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一第1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中国古代货币演进历程

材料一: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荚”等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中央政府收回铸币权……铸造新的五铢钱……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至唐武德四年(621)废止,前后跨度为733年。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材料二:宋朝从1024年正式发行交子起,历经钱引、关子、会子等各种名目的纸币,到南宋灭亡止,有250多年的历史。因缺乏有效的制度限制纸币的发行,因此纸币总是引起高通胀和恶性通胀。元朝也有130多年的纸币发行史,最终结果是同样的。但唯一的亮点仍然是白银。宋以前的价值尺度是铜钱,“自元代起,中国改用白银为价值尺度,并且逐渐发展到以白银为流通手段”。明朝于1436年,“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一条鞭法规定赋税各项皆用银折纳,是白银确立本位货币地位的标志。

——摘编自杜恂诚《白银进出口与明清货币制度演变》

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停止金本位,实行外汇倾销。国际银价大大高于中国国内的银价,中国的白银开始大量外流,国内市面投机活跃,物价狂涨,购买力锐减,工商企业纷纷倒闭。为了改变以往各家银行皆可准许发行货币的混乱局面,1935年11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3家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并无限制购售外汇,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禁止白银流通,并收归国有,放弃银本位制,法币的价值用外汇率来表示。稳定统一的货币政策刺激了工农业的发展,国内储蓄日渐增多,1936年国内储蓄由改革前的27亿增加到35亿。

材料五:人民币是在统一晋察冀边区银行币、冀南银行币、陕甘宁边区银行币、西北农民银行币、北海银行币等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1948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制新币问题的指示,要求“印刷必须力求精细,应由中国人民银行派员负责检查票版、票纸,切勿粗制滥造,以防假票流行”。1948年11月,首批人民币印出,毛泽东说:“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有了自己的政权,现在又有了自己的银行和货币,这才真正是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刘贵生等主编《现金的魅力:人民币雕刻之美》

材料六: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第五种入篮货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人民币储备总额为1228.02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为1.23%,较2016年同期增加0.15个百分点,是继美元(62.7%)、欧元(20.15%)、日元(4.89%)、英镑(4.54%)、加拿大元(2.02%)和澳大利亚元(1.80%)后的世界第七大储备货币。

——摘编自谈俊《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主题二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材料七: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以下是各国使用金本位制的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时间

英国

1816年

德国

1871年

法国

事实上在1873年

美国

事实上在1873年

日本

1897年

埃及

1885年

材料八: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摘编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九: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摘编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十: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牙买加体系建立,各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使命终结。……现行汇率制度呈现弹性化趋势。在牙买加体系建立初期,大约有85%的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本币与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下降到45%,1997年进一步降至40%。固定汇率制度占比大幅减少,意味着汇率制度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特征。……欧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元主导国际金融市场的局面,从而推动国际货币储备的多元化。但是截至2012年,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美元的影子无处不在,美元的影响范围在扩大,流通领域在扩展,影响力度在增加。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欧元还无法取代美元。

——摘编自朱丰根、朱延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时期货币演变的趋势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币制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币制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首批人民币”发行的历史条件,并简述其发行的政治意义。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有何新特点,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
(7)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各国纷纷使用金本位的原因。
(8)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并概括该体系的特点。
(9)根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并分析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10)根据材料十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并谈谈你对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认识。
2023-10-02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15·选必一第15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国际货币体系是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需要而建立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材料一   1819世纪,金本位制、银本位制、以及金银两种货币同时按国家法定比率流通的复本位制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使用过。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率先采用金本位制。德国、荷兰、美国、日本等纷纷效仿,以黄金为基准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

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一个统一而松散的国际货币制度,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输入输出,各国货币都与黄金挂钩。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汇率波动,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编著《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二   


——根据【美国】保罗·克鲁格曼《汇率的不稳定性》编制

材料三   


——摘自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的数据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建立起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结合所学,从“金本位的角度”,说明它“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现实的基础”;从货币的角度,分析该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3)结合所学,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的标志。根据材料三,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
2023-08-08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一第1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德宗时期实施两税法,税收以钱计征,市场上的货币不足,从而出现“钱荒”问题。在钱重物轻的形势下,农民只能贱卖绢帛以换钱交税。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繁荣,国内铜钱大量“泄之四夷”。由于各种原因,铜钱的实际购买力长期低于其实际价值,民间往往将铜钱融铸成器皿,或是直接储藏起来。铜矿的贫乏使得铸币的原料长期短缺,政府铸钱成本则长期居高不下,唐代时铸钱1000文需1200文的成本,至南宋初年进一步增至2400文。尽管宋代铸币量达唐代的几十倍,但东南地区的“钱荒”问题仍十分严重。’

——摘编自葛金芳等《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材料二   针对钱荒的现象,唐代政府除努力增加铸币量外,还实行铜禁和钱禁,“除铜镜外,一切不得买卖私造(铜器)”,不得销融钱币,“所有私贮现钱,并不得过五千贯”。同时,唐代政府又“禁钱不得过岭南”。此外,唐政府还努力维持钱帛并用的复本位货币制度,鼓励用帛支付。到了宋代,政府又发行交子、会子以缓解钱荒问题。但直到明代白银货币化之前,钱荒问题一直存在。

——摘编自徐恒泰<唐代钱荒刍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钱荒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唐宋政府应对钱荒的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时间标志
战国赵、齐、楚等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奴鼻钱等
秦代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五珠钱
唐高祖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宋代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账币发展的基本趋势。

材料二 明初,流通中铜钱不“宝钞”开行,禁金银交易,但江南商贾“丌论账物贵贱,均以银定价”。嘉靖初(1522年),“钞丽丌行,钱大已壅”,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归于田亩,“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账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叱》等


(2)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账币的原因。

材料三 “入篮”


注:SDR 作为许多国际组织的记败单位也被称为纸黄金,2016 年 10 月 1 日之 前,SDR账币篮子里只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3)请结合所学历叱知识对材料三漫画的主题进行解读。(要求:紧扣主题,解读合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97年,西班牙王室颁布法律,发布国家铸币标准,开始在西班牙本土铸造比索银币1550年新的炼银技术-汞齐化法传入美洲,使得西班牙在西属关洲能够轻松冶炼出高纯度的白银。1579年,英国海盗头子德雷克捕获了一艘西班牙小型货船,船上有14箱比索和中国瓷器等。1600年后,英国人在银币正面西班牙国王脖子的位子加盖英国乔治三世半身像小印戳、供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使用,同时在国内流通。随着17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1788年英属新南威尔士州的建立,比索银币先后流入这些地区,西班牙比索银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流通。

——摘编自王晓利《西班牙比索银币的流通与世界贸易的形成》

材料二   从秦朝至清初,圆形方孔钱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其制作均是由手工雕刻出“母钱”之后,再作为样本翻砂制造。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银元成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之一,清末外国金属币和钞票占到了中国流通货币的65.71%。清政府不得不调整币制与之竞争。1886年,张之洞购进了英国的造币机,开始铸造广东银币,引起各省效仿/1900年,清政府开始铸造无孔铜圆,各省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样式,1910年清政府将银币造币权收归中央(部分省份也可以代中央铸造银币并标明省份名称),开始铸造统一的“大清银币”,其主体形制与铜圆相似。全国的行用银元形制基本上得到了统一。

——摘编自李钰《浅析晚清货币形制变革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班牙比索银元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变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晚清币制改革的认识。
2023-05-15更新 | 68次组卷 | 6卷引用:热点10货币的使用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7 . 结合教材P85单元导读归纳本单元阶段特征。


1. 中外货币发行和使用特点:______发展的产物,___产生了,货币经历了从___________演进过程。
2.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随着资本主义______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形成并________
3.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中国古代实行_______,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以后,采取先占城市,后进乡村的策略,城乡推行人民币的进程并不同步。人民政府果断决定采取人民币下乡的措施。1950年3月统一财经之后,政府推动人民币下乡的措施主要有三种:一是税收,即在乡村征收的各种税费,除公粮外,一律征收人民币;二是通过农贷的押汇(农民以未来的预期收益为抵押取得农业贷款);三是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即鼓励工业品下乡和大量收购农副产品,使人民币取代银元和实物交换。到1952年底,农民持有的人民币已达11万亿元,占当时人民币流通总量的40.4%。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货币统一》

材料二 欧元启动大事记

时间内容
1979年欧共体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创立一种货币计算单位“埃居”,开始货币合作
1992年欧盟决定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发行统一货币
1995年马德里首脑会议把未来统一货币定名为“欧元”,并确定了欧元发行的时间表
1996年
欧盟都柏林首脑会议签订了《稳定与增长公约》,要求成员国严格执行限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等经济趋同标准,违者将受到制裁
1997年欧盟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决议》
1998年欧盟布鲁塞尔首脑会议宣布了11个欧元创始国名单,欧洲中央银行在德国法兰克福正式启动运作
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埃居不复存在
2002年欧元纸币和硬币投入流通,11国原有的本国货币将完全退出流通

——整理自沈骥如《欧元启动的历程、影响和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下乡”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元与“埃居”在功能方面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元诞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欧实现新旧货币更替的历史经验。
2023-03-15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0年,美国纽约合众国银行宣告破产,造成国内银行倒闭风潮,并迅速蔓延到欧洲。由于德国冻结了英国的对德投资,其中多是法国和其他国家在英国的存款,引发债权人涌向英国银行提款,致使英国大量黄金外流。1931年9月21日,英国被迫宣布停止现金支付,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英镑价格迅速跌落,英镑对美元的比值由四美元三十七分跌到三美元四十分。英镑贬值使英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抵制了美国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多达十五个,包括英帝国所属自治领及其成员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及日本等国。

——摘编自崔树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际经济战》

材料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对协调和稳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通过采购订货和刺激消费,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和扩大;同时通过国内干预和国际联合,调整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客观上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内外市场,而且有助于提供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

——摘编自梅宪宾《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初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表现及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化”的表现及实质,指出20世纪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趋势。
2023-09-21更新 | 114次组卷 | 5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1 考前必刷专题之必考主观题20题专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货币在海外流传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朝鲜北部曾出土数量丰富的战国明刀和布币。秦汉以后的古钱币在日本更是大量出土,包括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等,总计超过15种。越南、柬埔寨等邻国,自古以来一直使用中国钱币,越南最早铸造的“太平兴宝”铜钱,就是仿造唐宋钱币而铸成。东南亚各国,在唐宋时期也采用中国钱币作通货。公元9世纪中叶,波斯湾的锡拉夫就通行中国方孔圆钱。中国钱币在非洲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也大量出现。

——张忠山主编《中国丝绸之路货币》

材料二   中国近代货币统一进程大事简表

时间事件
1887张之洞率先设局自铸新式银元,此后各省纷纷仿行。
1910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定银元为国币,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
北洋时期中央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铸壹圆银币,但各省所铸小银币依然在流通,外国银行钞票也始终占主要地位。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8年,国民政府提出废两改元,为统一货币打下基础。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统一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后又将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
解放战争时期法币因恶性通膨胀而走向崩溃,直到1949年中国货币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材料三   20097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正式启动。201610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人民银行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全球23个国家或地区指定了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货币海外流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政府统一货币的举措,并分析阻碍货币统一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