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套人民币票面图案简介

套次简介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其票面图案基本都是奔驰的火车、远航的轮船、雄伟的工厂、辽阔的田野,或者是正在车间、田间辛勤劳作的工人和农民。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发行,全套 11 种,其票面图案为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火车、水电站等,鲜明地体现了工业化建设时期的时代特色。
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票面图案有:纺织车间、女拖拉机手、车床工人、炼钢工人、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生产劳动、人民代表步出人民大会堂以及武汉长江大桥等。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4月份发行,100元券的正面是新中国四位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的侧面头像。50元券的正面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并列的头像。10 元券以下票面的正面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的头像,每张票面二人。
第五套人民币发行于1999年10月 1日,各面额票面的正面全部是毛泽东主席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在货币上印有国家领导人的头像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整理自汪锡鹏:《一部生动的新中国发展史——五套人民币图案中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及其票面图案发展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任意一套人民币及其票面图案进行解读。(解读须从该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图案内容及其意义等角度综合进行)
2023-01-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质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著《中国货币演变史》

材料二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就是建立在一种双金属通货制的基础之上,日常购物用铜钱,较大的商业交易用白银。16世纪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大部分税收都以银子来计算交付,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铜钱要铸造,而银子不用铸造。这两种货币金属的兑换率随着供应情况很容易波动,对所有百姓有直接的影响。虽然纸币最早产生于中国,但明初几次试发纸币都不成功使得纸币不受欢迎,很快清朝政府就下令禁止再发纸币。

——摘编自韩书瑞《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进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货币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2022-12-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宋钱荒

材料一   有关北宋钱荒的部分史料

时期内容出处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
976-984年)
是时,以福建铜钱数少,令建州铸大铁钱并行《宋史》
宋真宗咸平三年
1000年)
彼中(江南、两浙等处)难得钱《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仁宗庆历三年
1043年)
三司自为阙钱,累于东南刬刷(征调),及以谷博回易,则南方库藏,岂有剩钱!《欧阳修全集·奏议集》

材料二 大抵钱多则轻(价值低),轻则物重;钱少则重,重则物轻……而近岁以来,或以虚竭……是有奸人销之也。奸人所以得销者,以恶钱容于市,铜像铜器容于寺观也。

——[北宋]李觏《富国策》

缘青苗、助役(募役)之法,农民皆变转谷帛,输纳见钱。钱既难得,谷帛益贱,人情窘迫,谓之钱荒……而自熙宁七年颁行新敕,删去旧条,削除钱禁,以此边关重车而出,海舶饱载而回。闻缘边州军钱出外界,但每贯量收税钱而已。

——[北宋]张方平《论钱禁铜法事》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钱荒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022-11-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18401935年间,中国经济生活中流通的货币有银两、银元、铜元(清末制钱)和纸币。铸造货币既有中央政府又有地方政府,还有私人银炉;纸币发行权也极为分散,享有发行权的既有华资银行,又有外资银行,华资银行又分为国家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每一种货币都形式多样,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伴随着贸易而输入的各国货币,也广泛流通于中国。

——摘编自贺水金《不和谐音:货币紊乱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民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总体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币制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十六国成汉李寿汉兴年间铸钱

宋代崇宁通宝

材料二   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过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铁钱携带不便的缺点日趋凸显……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摘编自徐瑾著《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材料三   墨西哥的“鹰洋”在清朝时已普遍流行,大清帝国在光绪年间大量铸造了多种银元,称为“龙洋”。民国初年,袁世凯秉政,又铸造了一种银元,民间俗称“袁大头”。银元之下,还有两种辅币,第一级是“银角子”,南方称为“毫子”;第二级是“铜元”,俗称“铜板”,两者都跟着银价、铜价的上落而定,又称“小洋”,兑换店天天有市牌子挂出白银很重,市面上大宗交易,都用钱庄庄票,后来钞票也通行起来,可是银行与钱庄的库存,仍以白银为本位。

——摘编自陈存仁著《银元时代生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金属货币演变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纸币在四川诞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末民初中国经济生活中流通的货币种类,并分析这一时期货币流通的特点。
2022-01-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金融货币体系作为世界经济运行中制度性安排的重要一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币币种及年代出土及发现时间出土发现地点及位置数量埋邦年代
查士丁金币(5185271914新疆和田1不详
查士丁一世金币及仿制币1915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356号墓3约六世纪
拜占庭金币1945甘肃武威康阿达墓1唐代
查士丁尼二世金币(5655781953陕西咸阳隋独孤罗墓1600
希拉克略(610641)仿制币1956陕西西安土门村唐墓1七世纪中叶
列奥一世金币(4574741959内蒙古土默特旗华克齐镇1约六世纪
赫拉克留斯(6106411969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1756
拜占庭金币1974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4不详
佛卡斯金币(6026101990甘肃清水县唐墓1不详
查士丁一世(5185271988陕西咸阳唐贺若氏墓,有二穿孔1621
拜占庭金币1976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105号唐墓1不详

——转引自康柳硕《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拜占庭金币综述》

材料二   1617世纪主要商贸机构一览表

时间国家事件
1531荷兰在安特卫普创立商品交易所
1571英国在伦敦创建皇家交易所
1602荷兰组建东印度公司
1609荷兰创立证券交易所
1694英国创立英格兰银行

——整理自《选择性必修2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材料三   回顾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可以发现其产生有三种方式。①自发形成的货币体系。世界经济中若干主要国家采用相同的货币制度,从而自发地形成国际货币体系。②协议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即若干国家通过协议的方式,就国际本位货币等达成一致,从而构建国际货币体系。③旧制度瓦解的产物。既存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瓦解的结果是无制度的货币体系。

——黄泽民《牙买加货币体系演变的前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拜占庭金币出土地的分布特点及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概括货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领域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经济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任选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产生方式,进行阐述和评析。
2022-01-24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8年,在总结了前两次铸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汉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钱文五铢,重如其文,标准重量为4克。五铢钱继承了秦半两钱的形制,圆形方孔,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四周有麻,是一种轻重大小适度的铜质钱币。汉武帝还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收归中央政府。汉武帝铸行五铢钱,是我国货币史上ー次里程碑式的改革。自此一直到唐朝初期,五铢钱流行了七百三十九年,形成了中国货币史上罕见的五铢钱体制时期。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铸币权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法宝,并一直影响到近代。

——摘编自汪锡鹏《货币千年载春秋——从中国货币发展史看历史人物的功过》

材料二 我国虽是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但同时也是一个“早熟的文明产儿”,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北宋时期,各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对纸币这种飞跃性货币的适应也会有不同…宋代商品经济中掺杂者大量土地兼并下农民因破产而“含本逐末”寻求出路的因素,造成货币流通手段改革的大大提前…宋廷虽曾多次制定法律,试图确保纸币的流通,却在实际上未曾真正办到,货币政策朝令夕改,统治者发行官方纸币沿着有本金到少本金直至滥发无度演进,在有限地域内的流通很不稳定。

——摘编自李琳莎《论中国早期纸币的盛行及衰落——北宋交子在货币史上的短暂ー现》

材料三 明初用金银交易,白银不是合法货币。从427件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文书中,我们可看到民间用白银的真实记载。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宝钞泛成灾,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洪武到建文时期的宝钞,已经显示了其迅速衰落的迹象,白银货币化趋势已经出现。明后期、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白银货币化过程实际上是与一系列官方赋役改革过程重合在一起的,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也是一系列赋役改革推而广之的过程。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一个研究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所铸五铢钱的特点及铸造五铢钱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纸币兴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货币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