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图片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秦半两钱

唐朝开元通宝

北宋交子铜印版

A.货币的政治化的趋势加强B.形状由杂乱多样到逐渐统一
C.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2022-05-10更新 | 47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部分【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晚清政府发行的纸币——大清银行兑换券,它是中国金融史上第一套具有国家法定本位币的纸币。作为史料它直接说明(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剧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
C.中国近代货币体系混乱D.中国货币体系的近代化趋势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古代货币形态的演变

材料一   中国实行着有别于欧洲和西亚、印度的货币系统。其特点长期以铜钱为主要货币,这是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中国古代货币形制和币材也在不断变动,货币经济也起伏波动。

——黄纯艳《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十八讲》

材料二   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货币形态变化简表

阶段1 秦朝至隋朝
秦朝统一全国货币,通行半两钱。汉武帝时开始发行五铢钱,并且禁止私人和地方郡国铸造,中央政府完全掌握了铸币权。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朝长期使用,是古代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
阶段2 唐朝
唐朝开元通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汉以来的五铢钱是计重钱体制,开元通宝不标重量,淡化本身价值,加强符号化特征,由重量货币发展到名义货币,是一个进步。开元通宝钱最早对铜钱成分配比加以制度化,有利于铸钱质量的提高。开元通宝“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成为后世铸造铜钱的规范。
阶段3 宋朝至明朝
宋元时期纸币大量流通,形成纸币和铜钱共同使用的局面。纸币自身无价值而法定价值大,能够适应大宗交易和大额支付需求。但宋朝和元朝政府往往利用滥发纸币搜刮百姓,弥补财政亏空。明朝初年力图恢复纸币制度,但是发行量过大,纸币不断贬值。纸币制度最终名存实亡。
阶段4 明朝和清朝(1840年前)
明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最重要的货币。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有很高的价值,“大额用银,小额用钱”,形成银钱并用体制。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可以避免封建政府操纵货币搜刮人民。白银货币化改变了支付手段,提高了结算效率,推动了商品生产和商品大规模流通。但是,白银过度依赖进口也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
(2)从材料二表格中选择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必须前后相继),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货币的变化及其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史,食货志》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据统计,日本全国已有298处出土了中国的铜钱。从唐到明共553000余枚,其中北宋的钱币占82.4%01899年在越南河内发现的况赛场宝藏两个陶罐中,北宋钱币就有20618余枚,占此次发现中国钱币的89%以上。宋钱在印度尼西亚亦有很多出土。另外.1959年以来,东非发现中国钱币中能鉴定出年代的约有91%是宋钱。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得以在当时的中外贸易中广泛流通,出现了“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的现象。而中国商人亦经常用铜钱换取外国商品。1315世纪的东南亚及以西各国多以金银为主币,然而却采用中国铜钱为辅币,其中不少国家和地区将中国铜钱作为财富贮藏。

——摘编自崔蕊满《宋代钱币的国际化程度考》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的货币币种,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元放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摘编自罗伯特·特里芬《特里芬难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钱币国际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北宋时期和二战后货币国际化的异同。
2022-04-08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秘籍09 货币与赋税制度-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晚清时期,我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发行银元、铜元,传统典当行发行银钱票,外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银行以及各省官银局发行各种纸币,各类币种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这种现象
A.动摇了中央集权的政体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抵制了西方势力的入侵
2022-01-02更新 | 1128次组卷 | 23卷引用:专题07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6 . 商贸变迁
(1)古代商路两端往往连接着几个重要文明区域,判断图中字母对应的大国是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西方商业贸易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始于(单项选择)
A.西汉后期   B.唐中后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拜占庭帝国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如图是在中国北魏(386-534)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的金币。此枚金币可以佐证的历史现象是(单项选择)
A.拜占庭与西汉间有直接贸易往来   
B.当时中外贸易结算必须使用金币   
C.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中外丝绸贸易   
D.北魏时期与拜占庭贸易并未中断
(4)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从地方性行为扩大到跨国、跨大洲贸易,再发展到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间是在(单项选择)
A.11-12世纪   B.15-16世纪   C.17-18世纪   D.20世纪初

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货币结算日益频繁而复杂,推动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一些国家的货币先后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


(5)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币种先后有哪些?
(6)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币种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欧元、日元、人民币的影响日益上升。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19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结算及各国外汇储备中心币种地位变化的认识。
2022-06-14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白银货币化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统治者认识到,钱者,人君之大权,故钱必官自鼓铸。设提点诸路坑冶铸钱司,统领全国26个铸钱监,确立钱文式样,用剂八十八两,得钱千,重八十两十分,其剂,铜居六分。铅锡居三分……大严私铸之令,铸者依法加二等,私造交子者,罪以徒配。

——摘编自姚兆余《论北宋时期的货币政策》

宋人张方平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北界(辽)公私交易,使本朝铜钱”,南洋诸蕃国“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近代考古更是证明,从汉字文化圈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到属于阿杜伯与印度经济文化圈的南洋诸岛国,从印度半岛到波斯湾,到非洲东海岸,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广泛流通,成为当时区域性的“硬通货”。

——吴钩《宋代大航海》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7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元放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特里芬难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货币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钱成为区域性“硬通货”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概况指出北宋时期和二战后货币体系的异同点。
2021-10-27更新 | 32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统计,2014年人民币取代加拿大元、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17%,2015年底人民币又被纳入SDR(特别提款权)新的货币篮子,于201610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92%,超过日元和英镑的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以反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人民币计价储备的持有情况。

——摘自王永生《三千年来谁铸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种货币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货币变化的特点,并简述其变化的政治意义。
2021-12-27更新 | 2250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7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9 . 西汉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曹魏建立后“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这一变化表明
A.北方陷入割据混战局面B.曹魏的手工业技术发达
C.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D.政局变动影响社会经济
2021-12-18更新 | 41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由于唐宋处在实物经济结束期和货币经济开始期的交替之际,其间货币的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先后经历了绢布、绵到铜钱再到纸币最终银币的变化。这一时期,货币形式变化主要是因为
A.商品经济的发展B.金属货币的增加
C.民间交易的需要D.国家税制的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