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当前“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种金融趋势。截至2020年初,至少有28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这反映出(       
A.国际金融体系正不断重构B.经济全球化出现重大挫折
C.美元不再是世界主要货币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二战后,美国是实施经济制裁频率最高的国家,经济制裁已成为美国的首选解决方案。下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数及效果趋势图。据图可知(     

A.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呈现正比关系
B.二战后次数增加反映了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C.1970年后美国单边制裁政策逐渐让位于多边制裁
D.1970年后次数增加与其主导的经济体系瓦解有关
2023-08-31更新 | 625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分析,过去10到15年里,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下降,如今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更是导致这一进程加速,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都在质疑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当今去美元化趋势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滥施制裁将美元武器化B.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去美元化”
C.人民币国际化对美元的冲击D.美国的恶性通胀促使国际货币多元化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交子大致经历了私人发行和官交子两个时期。宋代四川是铁钱流通的区域,铁钱流通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仍有许多缺点。据记载:“川界用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而蜀地买罗一匹,需要20 贯。发行交子的商家是由政府批准的,他们“连保作交子”,每年要向官府交纳一定的费用。在由 16 家大的富商主办时,交子就“用同一色纸币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有铺户印记“押字”和“密押”,“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记”。任何交子的持有者,都可拿到发行的商号兑换铁钱。官交子制度起初对社会经济发展 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来大量增发,成为政府搜刮财富的手段,以致大幅贬值,趋于崩溃。

——摘编自孙健《中国最早的纸币的产生及其流通》

材料二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 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 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 银矿不足的缺陷。政府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这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 代历朝都铸造铜钱,并在云南等地大力开采铜矿,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止,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用银为本,用钱为末”。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交子产生和流通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货币体系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形成原因。
2023-02-11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三) 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0年,美国纽约合众国银行宣告破产,造成国内银行倒闭风潮,并迅速蔓延到欧洲。由于德国冻结了英国的对德投资,其中多是法国和其他国家在英国的存款,引发债权人涌向英国银行提款,致使英国大量黄金外流。1931年9月21日,英国被迫宣布停止现金支付,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英镑价格迅速跌落,英镑对美元的比值由四美元三十七分跌到三美元四十分。英镑贬值使英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抵制了美国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多达十五个,包括英帝国所属自治领及其成员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及日本等国。

——摘编自崔树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际经济战》

材料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对协调和稳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通过采购订货和刺激消费,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和扩大;同时通过国内干预和国际联合,调整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客观上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内外市场,而且有助于提供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

——摘编自梅宪宾《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初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表现及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化”的表现及实质,指出20世纪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趋势。
2023-09-21更新 | 11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的金融制裁,包括冻结其外汇储备,“美元武器化”引起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担忧,并让“去美元化”从原本边缘性的想法一下子成为这些经济体的一种政策考量。如俄罗斯改用卢布和人民币,印度央行宣布建立卢比贸易结算制度,一些国家想要筹建新的全球结算系统。这反映了(     
A.美国丧失世界经济中心地位B.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世界主导
C.经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世界货币体系实现了多元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迄今为止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全都呈现出“中心一外围构架”,并且伴之以通货(金融资产)和实体资源的流动。观察下图《世界货币金融体系演变示意图》

以上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从根本上反映了
A.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国际金融货币形态的更替
C.世界经济多元化趋势增强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
8 . 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历史现象之二:1盎司黄金35美元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将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历史现象之三:美元与中国货币

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8万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元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33年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美元贬值造成的影响。
(4) 结合材料三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货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9-12-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五校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观察下图,20世纪70年代汇率变化反映了(       
A.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建立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欧盟的成员国追求经济一体化D.区域经济集团竞争激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为1937年与1948年美国黄金储备在世界所占百分比。其变化原因主要是
A.浮动汇率制的确立B.黄金市场投机的泛滥
C.金本位体制的崩溃D.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