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晚唐至南宋理宗时期重要金融事件的摘编。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874—907年晚唐僖宗、昭宗、哀帝三代藩镇混战,荆棘遍地,物价狂涨,米每斗30-50贯
909—971年五代十国中的楚、闽、南汉区域性通货膨胀,专铸铅铁线,倾销恶钱
1101—1126年
1225—1275年
北宋徽宗、南宋理宗以后徽宗时,通货膨胀严重。南宋用分发界钞掩盖,实际通货膨胀剧烈
1193—1234年金章宗明昌四年至金亡1193年后开始通货膨胀,后因四面受敌,军费浩繁,专靠发钞,万贯唯易一饼
A.货币恶政与社会动荡相伴随B.民间支付手段日趋多样化
C.商业过度发展导致货币贬值D.通货膨胀的局面持续恶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立起统一的币制,为黄金、布(帛)、铜钱(半两)上中下三等。这种币制至迟在战国晚期已是如此了。汉承秦制,黄金、钱币、布帛的流通都得到政府的认可和保护。唐代的法定货币,亦钱帛兼行。后期钱重物轻,银币出现。北宋以铜钱为主,兼行铁钱、纸币、白银等货币;南宋“钱会中半”,纸币大范围地流通。元以行钞为主,也曾铸币,且禁止金银民间流通。明前期钱、银、钞三币并用,中期宝钞渐出,白银成为正式货币。清以银为主,钱为辅,银钱兼行。

——摘编自姚遂《中国金融史》

材料二   下表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国际货币制度发展演变

次序阶段制度
118801914国际金本位制
219181939这一时期的货币制度是松散的,局部的。
319441972金汇兑本位制度,核心是黄金—美元本位。
41973年后浮动汇率制

——整理自贲喜超《国际金融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国际货币制度”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与材料相关,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唐宋时期铜钱铸造量统计数据,由此可知(     
时间铸币量依据史料
唐天宝年间(742-756年)约32万贯《新唐书》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80万贯《宋史》
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183万贯《宋史》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约300万贯《宋史》
A.交子出现冲击金属货币B.唐代市场流通的货币相对短缺
C.北宋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北宋时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4 . 下表是明代前中期徽州地区的契约货币使用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明代(     
年代契约数通行的货币年代契约数通行的货币
洪武朝48钞37、银6、谷5正统朝。54钞35、银7、绢12
建文朝22钞7、银11、谷4景秦朝30钞27、银1、绢2
永乐朝103钞85、银1、谷14、绢3天顺朝33钞31、谷2
洪熙朝6钞4、谷1、银1成化朝90银90
宣德朝40钞9、银1、谷9、绢21
A.货币结构趋于单一B.商业规模日益扩大
C.商业发展受到阻碍D.白银的货币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