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宋代出现了各种由官府和民间提供信用担保的票据和纸币,包括盐引、茶引、交子,会子等。由此可知,宋朝(       
A.纸币取代金属货币B.商业信用体系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商品经济最为发达
2024-04-02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法国总统戴高乐在20世纪60年代指出:美国获得了“过分的特权”,因为只有它一家可以印制美元,用来进行对外战争,收购法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并且可以大量负债而不用担心产生消极的后果。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国际货币体系混乱无序B.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推行霸权政策
C.美国经济实力开始崛起D.美国积极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发展
3 . 19世纪80年代,广东、湖北等省成功试铸银元后,各省竞相设局铸造银元,总计十七省开铸银元。后鉴于“各省设局太多,成色难免参差,不便民用”,朝廷令其余省份停铸,但各省不愿放弃铸造银元,朝廷也不得不允准部分省份复铸或开铸。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B.银元成为法定货币
C.通货膨胀问题的严重D.外国经济侵略加剧
2023-12-3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面两幅图所示分别为2012-2021年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的份额(单位:%)和排名情况以及2016-2021年(其中Q代表季度)人民币作为官方储备资产的规模(单位:百万美元)和比例(单位:%)情况。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不断的发展B.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得到了构建
C.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提升D.人民币国际化主要得益于固定汇率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全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1月份,各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支付份额情况显示,美元的占比为40.12%,欧元为37.88%,英镑为6.78%,日元为3.15%,人民币为1.91%。材料表明在国际贸易中(     
A.货币支付呈现多元化B.人民币地位逐渐上升
C.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D.欧元将取代美元霸权
6 . 中国先秦时期青铜铸币主要有刀、布、钱三大体系。关于这几种铸币形制的来源,钱币学界权威学者认为:“铲(布)币是由农具铜钱演变而来”,“刀币是由工具刀削演变而来”,“圜钱是战国中期由玉璧演变而来的”。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当时的铸币形制(     
A.体现了诸国纷争的特点B.蕴含着风格多样的美感
C.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D.受到了生产活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IMF份额”决定了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项决定中的投票权。2010年12月IMF理事会会议上,通过了第十四次份额改革,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这反映出(       
A.欧美丧失国际金融主导地位B.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
C.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D.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87年,张之洞奏准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币,银元正式流入市场。1890年后各省先后仿效广东设局铸造银元。由于意见不一、标准各异,各省所铸银元的分量、成色甚至单位均参差不齐,并且都标明本省省名,很难在全国通行。该现象反映出(     
A.银元已经成为法定货币B.清末新政激化社会矛盾
C.清末中央集权弱化D.货币流通较为紊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正式成立,当天上午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科将首批人民币交给河北平山县银行发行,当时仅发行了下列三种面额的人民币。由此推知,该套人民币的发行(  )
A.使地方货币立即遭到废止B.展示了新中国初期的建设成就
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适应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2023-10-16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18世纪—19世纪末西方货币制度的演变示意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A.英镑逐渐丧失了世界货币霸权B.国家实力决定本币的地位
C.西方货币制度演变带有趋同性D.黄金成为主流的储备货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